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哲学中国(第3辑)
0.00     定价 ¥ 11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12192
  • 作      者:
    编者:王中江|责编:郝玉明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哲学中国》辑刊每年出版两辑(逢6月和12月),每辑有一主题,就哲学领域之各种论题展开讨论和对话,激发哲学智慧,塑造意义世界,关注公共生活,化解全球风险。 本辑为第三辑,主题是:什么意义上的共生?分为什么意义上的共生、东西方哲学论说、新著评论、哲学家访谈录、哲学殿堂五个栏目。
展开
精彩书摘
  回归现实的世界,为何人们不能真诚地对待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问题?我必须说这是现实造成的一种不仁的状态。所谓不仁就是麻木无知,缺少积极的、持续的、主动的追求,而生活在现实存在的生活要求之中,自然人只重视欲望的满足,而不作深入的考察。这种麻木不仁是导向现实占据人心的惰性与习惯,是构成现实的一个实际因素,是最初的生命出现所产生的盲目无知的结果。如果人们不主动从生活的教训中进行反思,也就会永远陷入这种不仁的现实之中。文化的发展综合集体的经验,必然导向对存在意义的反思,因而产生了哲学的意识。以哲学的追根溯源与终极价值的眼光来审视现实,形成各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也就成为不同族群的文化传统。但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文化传统也不过西方的两希与东方的中印,这些传统的形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如何经过反思理顺,成为人类发展的大道,是需要人类共同努力的,尤其需要文化传统的主体发展与创新。其他世界文化传统虽各有其所长,但却不一定发挥世界的影响力,能够具有抵制现实的魄力就已经是一个成就。从以上论述,我们看到在中西之间,中国哲学的世界重要性。其重要性就在于自觉到人的存在的共生性的意义,以及仁学的教化与警惕作用。有此教化与警惕,人们才能求仁得仁,认识到生命具有的共生性本质,发挥为仁义的德性。这一个过程,是儒学从先秦发展到宋明的心路历程,固可以称之为仁学。
  仁学的开端在共生性的自觉之上,必须强调人的实际生命经验和人对世界万物具有的生命特性认识之上。只要一个人能够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生命特征,他就能够逐渐认识到生命共生性的重要性。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私、贪婪和冷漠,也就有了一份警惕,对他者的处境也可以有一份同情。并从认识历史的教训,激发仁心,走上生命共生之路。在主动、积极和持续的追求中,在此自觉下,不能因为差异的理由作为强调特权的基础。因此,只要一个人能够面对生活反思生命,他一定能理解人的普遍性建筑在人的共生性上,人的特殊性也建筑在人的共生性上。自私与霸凌他者,都是缺乏对人生反思的结果,这也是当前人类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一个社会族群是建筑在原始的生命共生性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社会的需要而形成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因为生命共生性所包含的阴阳元素,使一个社会本质上具有共通的血缘性和历史性。基于此一理解,人的生命具有的生物性的共生性也就能转化为实际的生命个体的依持性,加上依持的反思,生物性的共生性也能转化成社会伦理的关系性,表现为权利与义务和责任的关系。再进一步,这种道德的共生性,加上生物本能的共生性,导向文化意识的活动,形成人类文明的创造力,这就是仁学的力量。在此仁学中,历史、宗教与文学传统所形成的精神现象,可以看成人存在的共生性的发挥,显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应该尊重一个族群的整体性,不能把它分割成不相干的生活团体,甚至制造种族的分裂。基于这个原因,世界上的强权必须认真地面对人类种族的问题,在种族之内以及种族之间进行分割与组合,需要慎重思考,不轻易造成分裂和分割,也就不对生命本身的共生性造成伤害。当然,人的存在往往受制于一些历史因素。同一个族群可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可能有不同的历史处境。从人类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族群间的宗教差异,不应该作为妨碍共生性存在的理由,而应该建立和而不同、并行不悖的生活共生性的关系。更进一步说,我们不应该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分割一个团体。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历史的因素和外力的因素,把同一信仰的群体加以分割。这都是制造世界冲突矛盾的基本因素,是对人的存在的共生性所具有的生命性、道德性与精神性不加重视和尊重的结果。在建立一个更和谐的人类生活世界时,显然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要求,而这些都可以从人的存在所具有的共生性及其发展来加以理解。
  ……
展开
目录
什么意义上的共生?
共生仁学论:透视人的存在本质
海德格尔Ereignis与儒家“生生”的哲学会通
第二次启蒙视域下的“共生”概念和“共命意识”
和谐与共生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

东西方哲学论说
胡适及“正名”的现代论述
有无之辨:何物存在的中国解答
亚里士多德的“是”的形而上学
论生成复合模式的发展——从《蒂迈欧》到《物理学》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一与多

新著评论
文本学、构境论与认识论的问题——评张一兵先生《物象化图景与事的世界观——广松涉哲学的构境论研究》
重新激活《资本论》的批判性话语——评仰海峰的《〈资本论〉的哲学》

哲学家访谈录
亲历中国之哲学伦理学发展四十年——访万俊人教授
追寻普遍的价值范式——访甘绍平教授
从规范到协调的伦理学使命——访李建华教授
推进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建构——访李培超教授

哲学殿堂
复旦哲学学科史漫谈

稿约
《哲学中国》征稿启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