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技能应从儿童抓起。应针对儿童设立社交技能课程,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语言管理、情感管理,教他们解决交朋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从小缺少友爱、社交有障碍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可能出现情绪混乱、行为极端、学习困难、社交恐惧、人格障碍等严重问题。本书没有唠叨的说教,而是非常科学地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语言管理、情感管理,教他们解决交朋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有些人明面是在爱孩子,暗中却在毁孩子
01
小侄女雨涵是个聪明漂亮的女生。我的朋友,也就是她的爸爸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她妈妈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里,她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要什么有什么;在学校里,她成绩优秀,是老师宠爱的“尖子生”。
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疼爱,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使雨涵产生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雨涵的爸爸妈妈也经常在我们这些朋友面前夸奖自己的女儿,为有这样一个聪明美丽的小公主而自豪。所有的这一些都助长了雨涵的自满和自傲。
渐渐地,雨涵变了。在家里,她只要稍不顺心就对爸爸妈妈发脾气;在学校里,更爱表现和炫耀自己,和同学们相处,事事都要拔尖儿,认为所有的好东西、好机会天生就是应该属于自己的。这样的一个女孩,大家当然都不会喜欢她,于是同学们开始疏远她,雨涵一个好朋友也没有,课间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远远地站着看着。
本来是爱孩子的,培养出她极度自我的性格以后,就是害了孩子。
每一个极度自我的人,他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紧缩着的“小我”,无论有任何异动,“小我”都能首先做出反应,并以自我保护为出发点产生阻抗心理,心理反应严重的还会将其泛化,表现为性情孤僻、喜怒无常、行为夸张、贪婪、自私、残忍和暴力……“小我”的能量非常可怕。
那些凡事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是时候该醒醒了。我们爱孩子没错,可是我们也要经常问一问自己:孩子是不是有点“以自我为中心”?她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吗?如果答案不那么令人满意,我们就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了。
02
好在雨涵爸妈都不是糊涂人,知道“自我主义”的危害对孩子有多深,夫妻二人迅速行动起来,发誓这次一定要狠一点,将不合理的“自我主义”彻底从孩子身上驱除出去。
第一,讲道理
夫妻二人为了教育孩子,一个理科生、一个医学生,统统抱起了书本恶补国学,什么《论语》《道德经》《菜根谭》等等,理解透了再给孩子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全面覆盖,先讲故事,再讲道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煞费苦心。知识都学杂了。
小雨涵听得似懂非懂,最后夫妻俩索性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以后在这个家里你排老三,妈妈是老大,爸爸是老二。你的身份不是小公主,我们也不是老奴仆,你不再拥有特殊地位,并且你要尊敬我们,爱护我们,让着我们……其他的容我们再想想。”
小雨涵都惊呆了:“凭什么啊!”夫妻二人异口同声:“就凭你最小!”
好吧,有点以大欺小的感觉了。
第二,说下手就下手,绝不含糊
道理说得再多,不如行动有效,从此以后,夫妻二人开始对孩子下狠手了。
1.旅行
以前一家人出去旅行,都是雨涵指哪就去哪,雨涵说东绝不往西,雨涵说去海南绝不去广西。有一次我们这帮朋友约好一起去长白山,结果因为雨涵一句“我要去北京”,他们夫妻二人就爽约了,非常令人扫兴。
今年我们又约了,大家决定去内蒙古草原。雨涵并不想去,这次雨涵爸妈没有妥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家庭政策,通过了去内蒙古草原的决议。
事实证明,没有按照小家伙的意愿来,她并没有闹得天翻地覆。我们刚出发时,这小姑娘还噘着嘴闹情绪,可一旦行程开始,望着沿途的风景,她早把自己的不满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她比谁都能放飞自我。
2.用膳
以前一家三口无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去外面改善,基本都是以雨涵的喜好为主。买菜、点菜之前先问雨涵想吃什么,买好菜再问雨涵怎么做。
雨涵妈妈说,有一次她买了条鲈鱼,准备清蒸,省事好吃又有营养,可雨涵非说要尝尝用鲈鱼做的水煮鱼是什么味道,这个过程有多麻烦不必言说。要搁以前,雨涵妈妈肯定二话不说就遵照雨涵小公主的旨意办。现在,按照家庭协议,意见不统一,少数服从多数,输的一方有意见,保留。
鲈鱼蒸好了,爸爸妈妈吃得津津有味。雨涵故作样子地坚持了一小会儿,然后就自己吃了起来,嗯,她也吃得津津有味,雨涵妈妈说,几次以后,雨涵就没那么任性了。后来大家小聚,我们也觉得这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
3.培养共理心
雨涵妈妈说,以前有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雨涵总是对别人家孩子置之不理,小眼神里写满了嫌弃,有时雨涵妈妈拿她的玩具招待小客人,她还直冲妈妈瞪眼睛,暗示阻止。
后来雨涵妈妈带她去朋友家做客,出门前跟她聊了聊这件事,说如果你去别人家做客,别人对你置之不理,还不肯和你分享玩具,你尴尬不、难受不、心里受伤不?雨涵懂得了换位思考,果然变化很大,现在她的朋友又逐渐多了起来。
03
其实,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人给予他的爱,就像是他成长的养分。营养不良,小树苗固然生长不好,而营养过剩,小树苗也吸收消化不了,营养反而就成了一种负担。
现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公主病”“皇帝病”,其实都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如果你想帮助孩子“治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转移自己的焦点,别让孩子在家里总是高人一等,他在外面自然也就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了。
以下是我整理的溺爱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希望爸爸妈妈们一定谨慎对待。
第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孩子爱吃的东西放在她面前只让她一个人吃,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第二,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顺从他,亲戚朋友来了都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第三,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的满足得来的非常轻易。这种孩子必然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让和吃苦精神。
第四,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这会在孩子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第五,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有时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这样的孩子会全无是非观念,因为他觉得自己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这不仅会使孩子性格扭曲,而且始终无法学会如何面对错误。
孩子是自私自利还是热情大度,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父母的教育方式正确,孩子就会懂得分享、合作,与人友好相处;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孩子就会渐渐地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计较,表现出不合群的倾向。
第1章?那些小时候不会社交的孩子,长大以后过得还好吗
第2章?其实很多孩子的社交商,都被原生家庭给封印了
第3章?注意!孩子的社交难题,受碍于不健康的社交心理
第4章?我们的孩子之所以被边缘化,是你没有感化他
第5章?精通社交礼仪,是孩子能够有效社交的绝对前提
第6章?如果孩子特别会说话,他的人缘不会差
第7章?帮孩子把那些社交事故,变成美丽的友情故事
第8章?当孩子受“欺负”时,他更需要掌握高明的化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