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名著大师课.日本卷.Japanese volum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563290
  • 作      者:
    柳鸣九,王智量,蓝英年主编
  • 出 版 社 :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团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教授和学者,熟读一手外文原著,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到全书精华,紧贴原著条分缕析地讲解,告诉读者名著好在哪里,如何阅读一本好书。
▲解决快节奏时代的经典阅读困境,名家解读经典,能帮助忙碌的现代人,尤其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摆脱阅读时间匮乏、无暇阅读原著和读不懂、理解不透外国文学作品的双重困境。
▲名著经久不衰,经典陪伴一生,它们具有普世性价值和恒久意义。名家解读注重结合社会生活,谈论当下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为读者理解人生和现实生活增加更多的维度与视角。

展开
作者简介

本套书的作者是世界文学领域的48位名家,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20所名校的外国文学、中文院系,包括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翻译家、各类文学研究奖项获得者,如王智量、蓝英年、柳鸣九、陈惇、叶廷芳、郑克鲁、郭宏安等。其中,日本卷由张哲俊、秦刚、宋刚、周阅、林少华五位名家撰写。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名著大师课:日本卷》是世界文学领域的翻译家、权威学者们对美国文学史上zuiju有代表性的15部名著的深入解读,如《万叶集》《源氏物语》《我是猫》《心》《竹林中》《人间失格》《雪国》《古都》等。
各名家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展开,对经典名著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深入探讨了青春成长、梦想奋斗、人情财富、爱恨生死等紧扣现实生活的主题。例如,张哲俊介绍了日本古代女作家紫式部为什么能创作出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宋刚剖析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猫的眼睛全景呈现明治社会……

 

展开
精彩书评

人本来是渺小的,但是由于他会读书,会思考,所以他才会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柳鸣九
名著具有一种柔软的力量,使人看见天地、众生和自己。
——郭宏安
站得高,眼界远。听得多,思路宽。
——莫言
抵达世界有很多方式。文学是最可靠真实的……读一本书,有时胜过一次肤浅地环游世界。
——阿来

展开
精彩书摘

 

《万叶集》是一部和歌总集,它在日本历史与文化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的《诗经》。
什么是和歌呢?
“和”是日本主要民族的名称,从“和歌”二字,大概能知道和歌就是用日语写的诗歌,日本古代的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日语写的诗歌,叫和歌或者歌;还有一种是用中国的古代汉语写的诗歌,这种一般叫诗。显然,诗和歌是不同的。
和歌既然是用日语写的诗歌,如果不懂日语就需要翻译。现在国内有几种《万叶集》的译本,其中有完整翻译的译本,也有选译的译本。我推荐钱稻孙选译的《万叶集精选》,2012 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推荐这个译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你未必有时间阅读一部完整的《万叶集》;二是这个选译本的译文颇有诗歌的韵味。有的诗歌译本虽然译成了诗歌的形式,但读起来完全没有诗歌的意境。钱稻孙具有深厚的中日古典文学的修养,读他的译文,会给人阅读中国古代诗歌的感觉。
但译文毕竟是译文,无法避免与原文的差异。如果没有学过日语,就只能从译文中感受日本和歌的美,但这种感受总是受制于译文的语言与形态。钱稻孙的译文基本上采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比较注重押韵,虽然精美,但这种形式与日文原文的形式不同。因为涉及日语发音问题,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万叶集》作为最早的日本和歌总集,共有二十卷,收入了四千五百多首和歌。其中有不少是有作者的和歌,也有一些是无名氏的作品。
这一部和歌总集为何叫《万叶集》呢?
对此学界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这部书收录了数量很多的和歌,所以被命名为《万叶集》。“叶”字是指日文单词“言葉”,和歌是由无数的词语构成的,因而“万叶”就是汇集了很多词语或和歌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万叶”是千秋万代的意思,也就是说《万叶集》的艺术生命可以永恒不朽。第三种说法综合了前两种说法,也就是《万叶集》的“万叶”既有收录无数和歌的意思,也有希望千秋万代一直流传的意思。
《万叶集》之后的和歌集延续了《万叶集》的歌名传统,取名为《金叶集》《新叶集》等。因而《万叶集》名称的解释尽管没有可靠的证据, 但上述推测还是比较合理的。《万叶集》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同,《诗经》实际上不是诗集的名称,《万叶集》则是特定的诗集名称, 原因是《万叶集》的成书年代比《诗经》的晚得多,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诗集有名称的时代。
《万叶集》现在还有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就是编者是谁不是很清楚, 但可以确定大伴家持(717—785 年)编辑过《万叶集》。《万叶集》最终成书的时间是奈良时代(710—794 年)的末期,收录的和歌最晚创作于8 世纪中期,这说明在平安时代[1] 的前期《万叶集》最初成书之后,仍然有人编辑了《万叶集》的内容。
《万叶集》中除和歌之外,还有各种小序和跋文。小序就是在和歌之前用散文写的序文。跋文就是在和歌之后写的散文体短文,多记载与和歌相关的背景知识。根据《万叶集》的记载,最早的和歌始于仁德天皇时代(313—399 年),相当于中国的东晋时期,仁德天皇是第十六代天皇。但这个说法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实际上《万叶集》最早的作者可能更晚一些,一般认为始于舒明天皇时代(629—641 年),和歌集收录了从7 世纪前期到8 世纪中期之间的各种和歌。
早期的和歌与《记纪歌谣》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是日本最早的两本史书。像中国的官修正史一样,在历史书中收录诗歌是常见的现象。《万叶集》是了解日本和歌最早产生与发展状况的最好的总集,早期和歌中有一部分是口传和歌,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文学从口头传播向着文字书写时代发展的轨迹。
《万叶集》中有无名氏的和歌,也有署名的和歌,其中署名作者五百多人。《万叶集》的作者分布很广,天皇与皇族是主要的作者群体之一,贵族也是一个主要的作者群体,此外还有官人、防人、乞食者、游女等。最有代表性的歌人有额田王、山部赤人、山上忆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
《万叶集》的和歌大概可分为哪些类型呢?
杂歌、相闻歌、挽歌是《万叶集》的主要和歌类型,这种分类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杂歌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了宫廷祭祀仪式中使用的各类和歌,以及品味四季、吟咏旅途等的和歌;相闻歌主要是男女恋爱互相赠答的和歌;挽歌是为葬礼歌唱的和歌,也有不少追思亡者的哀歌。
《万叶集》的主要内容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与中国文学比较,就会看出两者的巨大差异:杂歌、相闻歌、挽歌,这些类型在中国文学里也都会见到,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在《万叶集》中相闻歌的数量极多, 这就构成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后来还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文学。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不会缺少爱的文学,但日本文学更多地吟唱了爱情,这成了日本诗人和学者最为骄傲的部分之一。
《万叶集》的挽歌数量极多,更是在《万叶集》仅有的三种类型中占据了一个类型,由此可知挽歌在《万叶集》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早期歌人多是宫廷的专业歌人,他们的职责就是为逝去的天皇及其皇族的葬礼写歌辞,这样挽歌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类型。
这一点也成为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后世的诗歌或小说、戏剧中,死亡都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读者一想到日本文学,往往就会想到死亡,好像日本诗人、小说家对死亡有着一种特别的执着,哀伤一直流淌在日本文学的字句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万叶集》的作者前后跨度有一百多年之久,所以《万叶集》也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发展时期的歌人当然就有不同的特征,一般将《万叶集》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舒明皇朝开始到壬申之乱(672 年)。这一时期的和歌是初期的万叶歌,体现了大化革新前后的人生观、自然观,具有口头文学的特征,与民谣存在着深厚的关系,有些和歌体现了巫术的特征, 具有集体性。
第二个时期是从壬申之乱到奈良迁都(710 年)。这个时期天武天皇建立了强大的专制王权,最有代表性的歌人是柿本人麻吕,代表了律令制国家的形成,具有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的转换特征。柿本人麻吕是最初创作书面和歌的歌人,他使用了枕词、对句等艺术手法,还创作了不少长歌。这个时期还有天武天皇、持统天皇、大津皇子、高市皇子、高市黑人等歌人。
第三个时期是从奈良迁都到733 年。在柿本人麻吕之后,出现了很多具有个性的歌人。这是个性绽放的时代,很多歌人在模仿长安建造的都城奈良学习中国文学,这里聚集了一批贵族文人。《文选》《玉台新咏》以及初唐的王勃、骆宾王等都对这一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歌人是大伴旅人、山上忆良与山部赤人。
第四个时期是从734 年到759 年。这个时期的歌人崇尚纤细柔婉之美, 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伴家持以及与他关系密切的歌人。《万叶集》之后的和歌就主要沿着哀婉柔美的风格发展了。
《万叶集》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中国的地位,不过这只是一种类比,如果在学术层面上认真比较,那么中日学者大多研究的是《万叶集》接受《诗经》影响的各种因素。

 

 

 

展开
目录

 

《万叶集》:日本古典文学时代的《诗经》
《源氏物语》:世界上最早诞生的长篇小说
《我是猫》:以猫的双眼窥见人间的众生相
《心》:一部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
《竹林中》:扑朔迷离的真相与复杂的人性迷宫
《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我们该如何活着
《雪国》:优美得近乎悲戚的爱情故事
《古都》:在寂寥的人世走向分道扬镳的命运
《挪威的森林》:青春旅程中的爱、孤独与迷惘
《刺杀骑士团长》:鞭挞历史的过错与人性的本源之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