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潮流
曾经的他们,是两个孩子,喜欢捉迷藏、打弹珠、荡秋千,在八九岁的年纪,恣意挥洒汗水;现如今,他们脸上已生出胡须,鬓角还飘着几缕白发,静静坐在树下,沉浸于眼前的棋局,眼角的皱纹仿佛也在诉说着往昔岁月。不知何时,楼前空地、居民楼间、街角广场,身边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老者,银发浪潮席卷而来,人口老龄化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为人知。不难理解,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寿命普遍延长、生育率下降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增加的一个过程,是总体人口平均年龄逐年增高的社会现象。根据联合国在《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制定的标准可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 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阶段。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调整了老年人口起始年龄,确定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 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老去,再加上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该现象*早可以追溯到欧洲,后来随着各个地区的发展,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在1999 年迎来老龄化,并成为目前老年人口*多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11 月1 日,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6 亿,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1.9 亿,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老年人口比例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将逐步转向中度老龄化。预计到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三成。
根据现阶段的社会情况,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及特点可概括为四点:老龄化问题将伴随21 世纪始终;2030—2050 年是中国老龄化*严重的时期;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益突出;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过剩的双重压力。《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18)》中指出,“中国老龄化进程远超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会经济负担和人才、资源短缺的局面,尤其是老龄人口的增加使政府和社会在养老、医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增加,老龄健康服务面临巨大挑战”。
或许很多人认为老龄化是一个普遍且正常的现象,但是它将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养老保障负担加重、医疗卫生压力增大、社会服务需求膨胀、人口健康水平整体下降等。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进程刻不容缓,其已经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早在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就提出了老龄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态势更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席卷全球、势不可挡,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面对“银发浪潮”,我们该如何应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