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共空间的银龄生活“新画卷”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078924
  • 作      者:
    董贺轩,高翔,陈玺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全国的老年人,对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的活动进行分析,在满足老年人共性需求的同时,分类型针对性的对公共空间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策略。
展开
作者简介
董贺轩,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授。曾出版学术专著《城市立体化设计——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立体城市:空间营建理论与实践》,于境内外期刊及专业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住区开放空间的适老健康绩效与设计导控研究——基于武汉实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我国城市社区户外公共空间对退休群体人际网络重构的作用机制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对退休群体精神健康调适的作用机制研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1.1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潮流
曾经的他们,是两个孩子,喜欢捉迷藏、打弹珠、荡秋千,在八九岁的年纪,恣意挥洒汗水;现如今,他们脸上已生出胡须,鬓角还飘着几缕白发,静静坐在树下,沉浸于眼前的棋局,眼角的皱纹仿佛也在诉说着往昔岁月。不知何时,楼前空地、居民楼间、街角广场,身边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老者,银发浪潮席卷而来,人口老龄化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为人知。不难理解,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寿命普遍延长、生育率下降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增加的一个过程,是总体人口平均年龄逐年增高的社会现象。根据联合国在《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制定的标准可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 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阶段。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调整了老年人口起始年龄,确定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 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老去,再加上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该现象*早可以追溯到欧洲,后来随着各个地区的发展,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在1999 年迎来老龄化,并成为目前老年人口*多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11 月1 日,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6 亿,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1.9 亿,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老年人口比例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将逐步转向中度老龄化。预计到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三成。
根据现阶段的社会情况,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及特点可概括为四点:老龄化问题将伴随21 世纪始终;2030—2050 年是中国老龄化*严重的时期;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益突出;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过剩的双重压力。《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18)》中指出,“中国老龄化进程远超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会经济负担和人才、资源短缺的局面,尤其是老龄人口的增加使政府和社会在养老、医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增加,老龄健康服务面临巨大挑战”。
或许很多人认为老龄化是一个普遍且正常的现象,但是它将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养老保障负担加重、医疗卫生压力增大、社会服务需求膨胀、人口健康水平整体下降等。解决老龄化问题的进程刻不容缓,其已经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早在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就提出了老龄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态势更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席卷全球、势不可挡,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面对“银发浪潮”,我们该如何应对?
展开
目录
1 人口老龄化与适老性公共空间
1.1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潮流
1.2 健康老龄化——诉求与促进
1.3 公共空间与适老性——追求与发展
2 城市公园中的银龄生活
2.1 综合公园——城市绿心中的“银龄”世界
2.2 滨水公园——水岸旁的悠然时光
2.3 风景名胜公园——自然风景中的长者身影
2.4 文化主题公园——康养天地
2.5 游园——城市一隅的银龄乐园
3 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银龄生活
3.1 社区中心绿地——社区内的多彩生活
3.2 社区宅旁绿地——人间烟火气
3.3 社区体育空间——户外“健身房”
4 校园公共空间中的银龄生活
4.1 校园综合活动区——茶余饭后的闲散时光
4.2 校园生活区——高校中的日常生活
4.3 校园体育运动区——运动,引领健康生活
5 街道公共空间中的银龄生活
5.1 街道广场——活力银龄,多彩年华
5.2 街道绿地——激发活力的街头
5.3 街道线性空间——熙熙攘攘的街道
6 银龄生活导向下的公共空间营造
6.1 银龄户外生活类型
6.2 公共空间适老性营造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