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与假设(精装)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30339
  • 作      者:
    [法]庞加莱
  • 译      者:
    张卜天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伟大的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理论天文学家、科学哲学家庞加莱的一部科学哲学经典名著。本书深入探讨了建立在假设之基础上的数学、物理学等科学知识体系,深刻揭示了“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出版后已成为科学哲学领域的经典,深刻影响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


展开
作者简介

庞加莱(1854—1912),法国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庞加莱的研究涉及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天体力学、数学物理、多复变函数论、科学哲学等许多领域。他被公认为19—20世纪之交的数学家领军人物,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人。庞加莱在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对20世纪和当今的数学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是牛顿以来的第二个伟大的里程碑,他对电子理论的研究被公认为相对论的理论先导。代表作有《科学与假设》《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等。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西湖大学终身教授。译有六十余部著作,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科学与假设(精装)》:
  惯性原理既非先验真理,那它是实验事实吗?我们曾对不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做过实验吗?如果做过,我们怎么知道没有力在起作用呢?我们常举的例子是一个球在大理石桌面上滚动很长时间,但我们为什么说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呢?是因为它离所有其他物体太远,以至于不受任何明显的作用吗?它离地球还不远,其距离不会超过把它自由地抛到空中时与地球的距离。众所周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球的吸引,它会受到重力的影响。
  力学教师通常会简略处理球的例子,但会补充说,它的推论间接证实了惯性原理。这种表述很糟糕。他们的意思显然是,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一般的原理来证实各种推论,惯性原理只不过是该原理的一个特例。
  我建议对这个一般原理作如下表述: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仅仅取决于它和相邻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数学家会说,宇宙中所有物质分子的运动都取决于二阶微分方程。
  为了说明这实际上是对惯性定律的一种自然推广,我们可以再次诉诸想象。如上所述,惯性定律并非先验地强加于我们;其他定律同样可以与充足理由律相容。如果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我们可以不假定其速度不变,而假定其位置或加速度不变。让我们暂时假定这两个假设的定律之一是自然定律,并用它来取代我们的惯性定律。它的自然推广会是什么?我们稍加思考就会明白。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物体的速度只取决于它和相邻物体的位置,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一个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只取决于它和邻近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或者用数学语言来说,运动的微分方程在第一种情况下为一阶,在第二种情况下则为三阶。
  让我们稍微修改一下我们的假设。想象一个与我们太阳系类似的世界,但在那里,所有行星的轨道都碰巧没有偏心率或倾角;我进而假定这些行星的质量太小,它们的相互摄动察觉不到。居住在其中一颗行星上的天文学家将不得不得出结论,天体的轨道只能是圆形的,并且平行于某一平面。于是,天体在给定时刻的位置将足以确定其速度和整个轨道。他们采用的惯性定律将是我刚才提到的两个假设定律中的第一个。
  现在想象有一天,一个来自遥远星座的大质量天体以极高的速度穿过这个系统。所有轨道都将受到严重干扰。我们的天文学家不会太过惊讶。他们当然会猜测,整个灾难应当归咎于这个新的天体本身;但他们会说,它一旦过去,秩序就会重建。毫无疑问,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不会恢复到灾难之前的样子,但干扰的原因一旦消失,轨道就将再次变成圆形。只有当干扰的天体已经远离,轨道被发现是椭圆而不是圆时,天文学家们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意识到需要重建整个力学。
  我之所以详细论述这些假设,是因为在我看来,只有与相反的假设进行比较,才能正确理解我们推广的惯性定律是什么。那么,这个推广的惯性定律是否已经得到实验证实,以及能否这样证实呢?牛顿在写《原理》时,肯定认为这个真理已由实验获得和证明。他之所以这样认为,不仅是因为我们稍后会谈到的拟人观念,而且也因为伽利略的工作。开普勒定律也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根据这些定律,行星的路径完全取决于其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这正是我们推广的惯性定律所要求的。由于这个原理只是表面上为真——我们担心某一天必须用我刚才与之对照的一个类似原理来取代它——必定有某种惊人的巧合使我们误入歧途,就像在上述假设情况下,那种巧合使我们想象中的天文学家误入歧途一样。这一假设太过难以置信,不值得认真考虑。没有人会相信存在这种巧合。毫无疑问,在观测误差范围内,两个偏心率都精确等于零的概率,不小于一个偏心率精确等于0.1、另一个偏心率精确等于0.2的概率。一个简单事件的概率不小于一个复杂事件的概率。但若前一事件发生,我们不会把它的发生归于偶然;我们不愿相信大自然在故意欺骗我们。如果不考虑关于这类错误的假设,我们可以承认,就天文学而言,我们的定律已经被实验所证实。
展开
目录

作者为霍尔斯特德英译本所作的序
导言
第一部分 数与量
第一章 数学推理的本性
第二章 数学量和经验

第二部分 空间
第三章 非欧几何学
第四章 空间和几何学
第五章 经验和几何学

第三部分 力
第六章 经典力学
第七章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
第八章 能量和热力学
第三部分的一般结论

第四部分 自然
第九章 物理学中的假设
第十章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
第十一章 概率演算
第十二章 光学和电学
第十三章 电动力学
第十四章 物质的终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