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研究.2022年.第2辑》:
从现代西方价值论的起源上看,其产生是与“价值”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相应的,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价值”主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非哲学概念,使“价值”真正成为哲学概念的是19世纪后期的两位德国哲学家——洛采和尼采。洛采在古典哲学衰落之后试图到价值领域中去寻求出路而最先倡导价值研究。他针对实证主义者想要建立一个不包含价值的实在世界,力图将逻辑、伦理学和形而上学都归结为价值论。他把世界划分为事实、普遍规律和价值三大领域,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只有价值是目的,经验事实和因果必然规律都是手段,并认为概念的真理性就在于它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而价值则是意义的标准。洛采的这些观点给价值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把价值概念提到了哲学的中心地位。在洛采提出把“价值”作为哲学的中心概念之后,以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为主要代表的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哲学家遵循洛采的思想,试图建立一种价值哲学体系,以维护哲学的独立地位,给哲学寻求出路。然而,事实表明,尽管他们为建立价值哲学体系作了许多努力,但这一体系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起来,而且在它衰落之后对现代西方价值论发展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仅仅是一种流产的、失败的尝试。
在现代西方价值论兴起的过程中,奥地利哲学家布伦塔诺也起过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意向性学说,并为一种客观主义的价值伦理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价值客观主义立场及对价值伦理学的重视和研究使他成为现代价值伦理学的奠基者。布伦塔诺的思想直接影响了迈农和艾伦菲尔斯,他们是最初系统阐述主观主义价值论的哲学家。在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影响下形成了胡塞尔的现象学,通过现象学又引出了舍勒和哈特曼等人的以客观主义、直觉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价值伦理学或现象学价值论,以及存在主义者萨特等人的非认识主义价值论。
布伦塔诺和迈农、艾伦菲尔斯等欧洲大陆哲学家对价值论的重视和研究,通过美国哲学家厄尔本对美国哲学界发生了影响,引起了美国哲学界对价值问题的重视。厄尔本是一位客观主义者,最初美国占统治地位的也是客观主义价值论。后来随着英语世界的反新黑格尔主义浪潮的兴起,这种客观主义价值论在美国受到冲击。随着新实在论和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兴起,形成了以培里、杜威、刘易斯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美国自然主义价值论。其中培里的非认知的自然主义和杜威的认知的自然主义代表了早期自然主义的两种基本倾向。
现代西方价值论的兴起还与英国哲学家摩尔的工作有关。摩尔指责传统伦理学理论都犯了“自然主义谬误”,并基于此提出了价值客观主义和直觉主义,其主张得到了普里查德、罗斯以及布罗德等人的拥护,形成了英国的直觉主义价值论。这些哲学家虽然都持客观主义和直觉主义立场,但在善、正当、义务这几个基本伦理学概念中哪一个是最基本、不可分析和不可下定义的概念上存在着分歧,因而他们的理论被区别为价值论的直觉主义和义务论的直觉主义。摩尔是前一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普里查德和罗斯是后一种观点的主要代表。
摩尔对“自然主义谬误”的批判及其语言分析的方法对后来的价值论,特别是情绪主义①产生了重要影响。情绪主义最初是一些逻辑实证主义者为了贯彻“经验证实”原则,一方面利用了自然主义的主观主义缺陷,另一方面针对直觉主义的客观主义的困境提出的,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他系统地阐述了激进情绪主义观点,美国伦理学家斯蒂文森则阐述了一种温和的、精致的情绪主义观点。他们通过对道德和价值术语、判断的逻辑分析而在价值和评价问题上得出了极端主观主义和非认识主义的结论,成为非认识主义价值论的早期代表形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