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所有表象来看,我们的生命都是两段永恒黑暗之间的短暂火花,而这片刻也并非晴空万里。我们愈能感受欢愉,就愈无法招架眼前或背后的痛苦。我们已经习惯于粉饰此生的意义,我们相信人生不止于表面,而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超越此生的未来,因为人生的表面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意义。对于天生追求理性、希望、创意与爱的人类而言,生命如果必须以痛苦、不完全以及虚无结束,那么人生似乎就只是残忍和徒劳无功的经验。人作为有理性的生物,需要让人生有意义,我们很难接受人生仅是自己看到的现实面,因而认为必须有某种超越表象的东西,亦即在不确定和生死短暂经验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永恒的秩序和生命。
我用一个不正经的概念来介绍一件严肃的事情,可能有人无法接受。但是要从看起来混乱的经验中找出意义,让我不免联想到打算将一包水寄给别人的幼稚欲望。收件人打开绑包裹的绳子,大水在腿上宣泄而出。但是这个把戏永远不会发生,因为要把一磅水包在纸质包裹中根本不可能。市面上有许多湿了也不会解体的纸张,但难就难在将水包装成可以处理的形状,而且还得在不至于挤破包裹的情况下把这个包裹绑起来。
人愈是研究政治和经济、艺术、哲学、宗教等问题已有的一些解决之道,就愈会觉得那些聪明绝顶的人做的是竭尽所能将生命之水放进永恒包裹的那种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有很多理由认为这件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应该特别明显。我们熟悉历史,因此知道所有包装完整却必定分解的例子。我们知道许多生活问题的细节,也了解问题既难以简单化,又似乎较以往更为复杂和无形。此外,科学和工业加快了生活节奏,增加了暴力,以至于我们的包裹似乎日益快速地解体。
此外还有那种我们生活在异常不安全时代的感觉。过去一百年,数不尽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已被打破,那是家庭和社会、政府、经济秩序,以及宗教信仰的传统。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可以把握的东西似乎愈来愈少,我们可以视为绝对正确和真实,而且永远适用的东西也愈来愈少。
对某些人而言,这代表一种求之不得的解放,可以挣脱道德、社会和精神教条的束缚。对其他人来说,这种现象却是对于理性和理智的危险且可怕的侵害,倾向于将人类生活推向无望的混乱。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瞬间释放感固然带来短暂的狂喜,但接下来却是最深沉的焦虑。因为如果一切都是相对的,如果生命是没有形式或目标的急流,其中会持续的只是“改变”本身,其他任何东西的存在都缺乏保证,那么生命似乎就成了“没有未来”,因而没有希望的东西了。
人类似乎只要有一个可以盼望的未来就很快乐——不论那个未来意味着好日子还是超越死亡的永生。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愈来愈多的人觉得很难相信永生。另一方面,当“好日子”到来时,如果无法保证会持续不断地有类似的“好日子”到来,人们就很难充分享受眼前这个“好日子”。如果幸福总是仰赖对于未来的期待,那么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行踪缥缈、永远无法掌握的东西,直到未来和我们自身都消失于死亡的深渊为止。
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并没有比其他任何时代更不安全。贫困、疾病、战争、改变以及死亡,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最好的时代里,所谓的“安全”,最多也只是暂时与表面现象罢了。但是,通过相信超越灾难的永不改变的上帝,相信人类的不朽灵魂,以及相信主宰宇宙的是永远正确的规律,所谓人类生命的不安全感是可以容忍的。
序言
第一章 焦虑时代
第二章 痛苦和时间
第三章 生命长河
第四章 身体的智慧
第五章 谈自觉
第六章 美妙时刻
第七章 生命的转化
第八章 创造性道德
第九章 重新审视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