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长篇小说,总要给人留下一些个性鲜明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人记住与他们相关的故事,记住塑造了他们的作者与作品。在这方面,王松不仅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到位出色。其中,确实让人看到了作者王松在认真地向柳青、赵树理等前辈作家学习的努力和致敬的意味。
——白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家)
王松是理科出身,精于计算,再难缠的地方总会理出头绪。山穷水复疑无路也不要紧,学数学的王松讲的是逻辑,讲的是推导与演算,万事皆有可能。这样的计算与推导使他在作品的结构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并且使他的作品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技术质地。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如在眼前的众生百态、独特的口语化表达和高潮迭起的精彩故事,形成了王松小说的艺术特色,但他又不是一味地写故事,在一个又一个活色生香的民间世界里,有的是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洞察力。
——张鹏禹(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评论家)
打通儿·夹钟
第一章 姑洗 1 告状 2 三条腿,一窝边儿 3 三岔口 4 能人窝 5 幺蛾子 6 擦边球儿 7 屎壳郎变知了儿
第二章 仲吕 1 张先生 2 赵碌碡和赵五 3 打渔杀家 4 抿嘴儿菩萨 5 隐情 6 “黑特”缘
第三章 蕤宾 1 张三宝 2 医活马 3 架马子 4 又告状 5 犯太岁 6 糊涂架 001 7 曹广林 8 炖大鱼 9 隔墙有耳
第四章 林钟 1 “撞”出来的话 2 抬杠铺 3 画大饼 4 杨三姐和陈世美 5 茶茝子 6 唱评戏,还是唱梆子 7 窜天猴儿 8 小小鸟儿
第五章 夷则 1 肖圆圆 2 餐厅风波 3 小杨河边 4 耕地里的粮食账 5 泵房之争 6 知音 7 名人张少山 8 两个“猴儿” 9 搭擂台 10 从“金旺1号”到“金旺2号” 11 “裤子规律”与“零酒原理” 12 打醉猴儿
第六章 南吕 1 绕弯子 2 流转之地 3 一是一,二是二 4 借地 5 变戏法儿 6 按不倒的葫芦 7 隔山炮 8 言之又在不言中
第七章 无射 1 临江驿 2 请A角儿 3 程弓 4 “补笊篱” 5 办店庆 6 一物降一物 7 旦碰旦
第八章 应钟 1 戏中人 2 宋佳 3 白启明 4 戏虫儿 5 “锁林囊” 6 捉放曹 7 定方案 8 货拉拉 003 9 梧桐湾 10 “闹冬雪”
第九章 黄钟 1 车祸 2 高兴事 3 搬救兵 4 承诺 5 CT报告单 6 好马也吃回头草 7 朋友论 8 连环套
第十章 大吕 1 热地 2 驴皮影儿 3 哥儿俩变爷儿俩 4 顾己不为偏 5 树身不动 树梢白摇 6 去“柬大” 7 欠东风 8 小姑奶奶 9 赶农时 10 情归娘娘庙 513|
尾 声 太簇
代后记 一次脱胎换骨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