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流金(丹·布朗赞赏的作家、《大唐悬疑录》作者唐隐全新心理悬疑长篇,那多、蔡骏推荐,真正的秘密永远藏在心底,别指望明天)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2181506
  • 作      者:
    唐隐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悬疑小说开创作家唐隐,全新现实主义心理悬疑长篇。

丹▪布朗曾盛赞唐隐的“大唐悬疑录”系列,表示:“非常期待《大唐悬疑录》尽早翻译成英文,让欧洲和美国的读者也能读到。”盛世大唐和千年长安在唐隐笔下呈现出非凡光彩。

如今,唐隐重新提笔书写自己的故乡——上海,仍以悬疑入文,用沪上一座“逸园”的前尘往事,串起残酷商战、时代下的心灵之痛、几代人的爱欲与救赎,重现百年上海的似水年华,展卷弄堂百姓和异乡流落者的残酷生活真相,寻觅回不去的精神家园。

一座小径分岔的心灵迷宫,一宗离奇诡异的死亡案件,两个城市的流金岁月,三个孩子的无尽人生。

有川康介在沪上百年逸园中的死亡,是自杀?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寻找案件真相的过程,也揭开了另一桩罪恶的源起。

心理疾病有如美丽的谎言,无数凌乱、绝望、痛苦的事件片段还原出李威连从天堂到地狱的人生之路。“咨询者X”生命中母亲、英语教师、初恋三者的背叛,让他深陷无爱之地狱,但无爱是一场谎言,被抛弃实际是主动选择的弃绝。诸多谎言把李威连的生命涂得如同一幅层层叠加的油画,底色是守护,守护那三个在暮色中走向“逸园”的孩子。

一张船票,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隐藏在奋斗表象下的双城之痛,那些流落异乡的人,为了逃离,为了寻觅,为了欲望,将秘密压入行囊,逆水行舟、却总退回往昔岁月。

Carpe Diem(珍惜年华)。真正的秘密一直藏在心底,破碎、战栗,但芬芳。

Carpe Diem(卡匹迪恩)——万千哈利·波特迷都懂的短语,译为:珍惜年华。源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公元前23年所写的《颂歌》,原文由拉丁文写成,翻译为“采下这一天,别指望明天”。

每个人心底都有不可言说的伤痕与秘密,当头顶升起无穷无尽的“群星”,那是永恒闪耀的心灵之光。《流金》正是以“逸园”为起,以心灵之光为指引,触碰那个堕入欲望与执念深渊少年的灵魂深处,缓缓道来三个孩童的命运航向。他们也如同这座宅子的命运一般,遍布疮痍、四散流落人间,终在寻觅回归“逸园”之途中,迷失再相逢。


展开
作者简介

唐隐,畅销书作家。代表作《大唐悬疑录》,包括五部“狄仁杰系列”,四部“密码系列”,简繁体实体书总销量已达50万册。曾获“当当2015年度影响力作家奖”“亚马逊2016年度新锐作家奖”等称号。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十七章

“是谁在那儿?”

影子从侧门翩然而入,踏过青草的双脚却似走在荆棘之上,每一步都无比艰难。她的踯躅前行惊动了在夜色中伫立良久的另一个影子,他从丁香树下跨出来。

她站住了,却没有回答。

无风的秋夜,一钩细细的上弦月隐在浓云之后。“逸园”庞大静谧的身影挡住了星光,也遮去了不远处的城市霓虹、万家灯火。

相距咫尺,他们沉默相对。等待了太久,似乎等待本身已成为习惯,真等到时反而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轰!一朵金花在头顶粲然怒放,紧接着是千树万树的银柳如瀑而下。刚刚还被“逸园”的憧憧黑影覆盖下的草坪,转瞬便亮似白昼。国庆的焰火正在燃放,接连不断的巨响震颤了大地,秋夜的静美不复存在,头顶上已然是琼楼玉宇、火树银花的天宫。

于是……看见了。在好似摄影棚里的强光下,两个人的脸庞都苍白如纸,但又毫发毕现地展露出最本真的模样。

“你是……”

多么难得啊,在李威连的声音里竟也有了些许不确定。他又向前迈了一步,细细打量出现在眼前的这个陌生女人。

她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抬起双眸承接住他探询的目光。

李威连向她伸出右手,她会意,垂眸微笑间也递出自己的右手。

在又一束绽放的焰火照耀下,被铁钎烙下的半圆型伤疤酷似今夜的月牙儿。他把这只手紧紧握入自己怀中:“袁佳。”

“威连。”

可是……他依然不停端详着她:“你的容貌为什么完全改变了?”

“只要伤痕不变,你就能认出我来,对吗?”

是的,只有伤痕不会变,因为它深深地镌刻在你我的心上。

右手被他牢牢攥住贴在胸前,她便抬起左手,轻轻抚上他的面颊。他微微闭起眼睛,低垂下脸孔任她温柔抚摸。

“你的容貌虽然改变,倒是青春长驻了,而我却老了。”

“怎么会?婆婆早说过,威连长得像妈妈,会越长越讨人喜欢,将来必定是我们三个中最好看的。真的是这样呢……”

无数朵红绿相杂的菊花在头顶次第绽放,破空之声淹没了她后面的话语。当李威连再次睁开眼睛时,只为她所熟识的忧伤男孩瞬间老去,目光中重现锐利和沧桑。

“袁佳,今夜你为什么来?”

“我……来看看你、你们。”

“是吗?既然几个月前已经到上海,为什么又等了这么久才来?”

她惊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将她的手缓缓放开:“1998年我正式回到上海时,就把寄存在龙华殡仪馆里婆婆的骨灰安葬到了青浦的墓园里。从那以后,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去……也只有我一个人去,这样整整十年。今年是第十一年,清明我却没能去成,六月底的时候,为了安葬另一个人我才去了墓园,在婆婆的墓地前我看见了三盆花。袁佳,那是只有你我才会献给婆婆的花——栀子花,并且是不多不少的三盆!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你回来了,就开始等待你。但你……还是让我等到了现在。”

在七色纷呈的绚烂天幕下,李威连的目光穿越现在这张叫做林念真的女人的脸,向他记忆中的袁佳提出质问:“自从1991年你在深圳消失,到今天已经十八年了。你肯定准备好了回答我的问题:十八年前你为什么离去,今天你又为什么回来?”

是的,为了今天的相遇她准备了很久,并不畏惧回答他的任何问题。不料启齿之前,潮水般的心痛仍然哽住了她的喉咙。

第一节焰火表演接近尾声,各色繁花不间断地升空、绽放、凋谢……仿佛要集合起所有转瞬即逝的辉煌,与永夜抗争到底。多么像袁佳,她在那个台风之夜里倾尽毕生之爱盛放,昙花一现后便永远地凋零了。

“那天我在火车站没有找到华滨,心里又急又慌,就独自一人出了站,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天已经全黑了,风很大,雨也很大……我越走越害怕,头脑都混乱了。突然,我好像看见对面的马路上有个熟悉的身影。我以为是华滨,就喊着他的名字冲过马路,两道黄光扑面而来,我觉得自己像一片羽毛一样飞向半空,随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焰火燃放暂歇了,大半个夜空都被硫磺燃过的烟雾笼罩着,寂静降临,两人重新回到沉黯的黑夜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又问:“后来呢?”

“后来……等我恢复意识,已经是整整一个月之后了。我听人们告诉我,那个晚上我撞上一辆飞速行驶中的轿车,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了。虽然经过急救,但仍处于重度昏迷中。由于当时深圳的医院水平有限,第二天我就被转到了广州市最大的医院,在那里又经过两次脑部手术,才渐渐从昏迷中苏醒。虽然清醒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记忆,连语言和行动等各项基本功能也几乎减弱成零,我当时的状况只比‘植物人’略好一些吧。发生车祸时我身上什么都没带,没有钱、没有身份证明,我自己又不能表达,接下去怎么处置我就成了个大难题。这时候,有一个好心人挺身而出,他就是撞倒我的那辆出租车上的乘客——一个美国人。”

“美国人?”

“是的,他是在香港参加完学术会议后,顺道来中国大陆旅游的……结果就碰上了我这件事。他觉得自己应该承担部分责任,他本身也是脑神经外科的专家,恰好能够对我进行对症治疗,于是他在当地美国领事馆的协助下,为我这个‘无名氏’办理了出国手续。就这样,出事两个多月后,我被担架抬上了去美国的飞机……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八年。”

“原来如此……”他的声音无比苦涩,“难怪我先在深圳、后来在上海,一次又一次找你,始终失望而归。不过我一直坚信,你是躲在某个地方生活着,只是不愿意再见到我们。所以,最后我决定改变策略,守在‘逸园’的旁边,我想——你早晚都要回到这里来的。”

她悠长地叹息着:“我在美国治疗了半年以后,才慢慢恢复了记忆,身体机能也逐步正常。尽管如此,心灵上的创伤却殊难痊愈,我又花费了十多年的光阴,才能重新拼合起破碎的心,才敢于以今日的面孔来见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