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珠娣(Judith Farquhar),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主任。她的研究方向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她出版了《饕餮之欲 : 当代中国的食与色》(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Ten Thousand Things: Nurturing Life in Contemporary Beijing)等多部相关著作。
译者简介
刘小朦,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香港大学;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与社会中心访问学者,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发表相关中英文论文数篇。
申琛,哲学博士、中医执业医师。先后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临床)专业、中国社科院世宗所、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六朝道教思想史、宗教医疗史,著有《道教与医药养生》。
目录
致谢 1
第一章 中医之内与之外:科学、文明与实践
第二章 物:万千与聚集
气,实质,活动
本体论疾病
证候
器官与脏腑系统
结论
第三章 思维:实践出真知
作为临床思维的聚集证候
理法方药
表现征象与四诊
显象与原道
关联性思维
第四章 行动:实践、本、伦理
石头与河流
临床中的行动
有求必应
五行生克
治病求本
以人为本
附录1 中西比较与因果关系
附录2 医者意也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