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公教育2024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范文100篇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3204979
  • 作      者:
    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一、书内含码,码上有课

本书的部分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真题,配有二维码,考生扫码即可听课,在视频讲解的帮助下轻松掌握写作技巧,课程生动直接,让考生告别无声读书时代。


二、真题范文,洞悉规律

本书精选60篇历年真题范文,旨在帮助考生准确把握综合能力考试中写作题型的命题规律,并洞悉其命题趋势,通过大量的训练形成良好的应试写作能力。


三、分类模拟,聚焦热点

《中公版·2024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范文100篇》本书精选常考热点话题,为考生奉上40篇精彩模拟范文,其难度、风格、特点均与真题相似。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论证有效性分析

    第一章 历年真题

    2022年12月真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大家都在议论老年人还要不要继续工作的话题。我们认为,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老年人继续工作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据统计,我国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3岁,这说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所以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如果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就势必会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从而造成社会劳动力的短缺。如果老年人继续工作,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

    此外,老年人有权利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他们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就应该继续工作。再说,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所以老年人继续工作还有益于其身体健康。

    逻辑问题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偷换概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论证“老年人继续工作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属于偷换概念。“劳动”与“工作”二者不是等价的。工作是指在相关单位或组织进行的,并且可以获得一定报酬的活动。而劳动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并且不一定获得报酬。

    (2)推不出。由“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3岁”是推不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的。一方面,预期寿命的提高不能等价为实际的寿命长短情况;另一方面,寿命的提高只能说明活得时间长,但不能证明身体健康。

    (3)推不出。由“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不能推出“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能否继续工作不只是取决于身体健康程度。对于不同的岗位,还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诸如记忆力是否下降、专业技术能力是否过关,等等。

    (4)绝对判断。由“如果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论证“势必会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过于绝对。即使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可能因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年轻人的能力提升或者工作岗位的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劳动力市场保持平衡。

    (5)推不出。“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不能推出由此会“造成社会劳动力的短缺”。打破劳动力的原有平衡后,很可能因为其余年龄段劳动力的供应量或者劳动力岗位需求量的变化等使得劳动力市场达到新的平衡。如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即使老年人退出了市场,劳动力供应依然充足。

    (6)误用条件关系。由“如果老年人继续工作”论证“就能有效地避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是不充分的。即使老年人继续工作,也不一定能有效避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工作效率是否降低、工作能力是否下降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7)误用条件关系。由“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论证“就应该继续工作”,理由不够充分。老年人要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不一定需要继续工作,例如可以通过投资或者理财方式增加收入、通过子女赡养的方式改善生活质量等。

    (8)推不出。由“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推不出“老年人继续工作还有益于其身体健康”。不同工作的内容、性质、时间等对于不同的人群产生的影响不同,即使工作是规律的生活方式,但是其可能仅对于年轻人是适合的,未必符合老年人的作息等身心规律,何谈身体健康呢?

    参考范文

    老年人真的应该继续工作吗

    论证者从相关法律规定、人均预期寿命统计等论据出发,得出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的结论,但该论证过程存在诸多缺陷,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由“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论证“老年人继续工作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因为“劳动”与“工作”二者不是等价的。工作是指在相关单位或组织进行的,并且可以获得一定报酬的活动。而劳动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并且不一定获得报酬。

    其次,由“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3岁”难以得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方面,预期寿命的提高不能等价为实际寿命的情况;另一方面,寿命的提高只能说明活得时间长,但不能证明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老年人的基础病的症状得到缓解,也不能说明其身体健康。

    再次,由“如果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推出“势必会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这一论证过于绝对。即使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可能因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年轻人能力的提升或者工作岗位的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劳动力市场保持平衡。

    最后,由“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真的可以推出“就应该继续工作”吗?未必,老年人要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一定需要继续工作。例如可以通过投资或者理财的方式增加收入、通过子女赡养的方式改善生活质量等。因此,上述论证难以成立。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轻信了“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的言论,可能会影响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范文简评

    根据材料文段位置以及关键词“我们认为”可知论点: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本文开门见山地指出问题,并予以质疑,态度鲜明。本论部分分为四段,分别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为开头进行指引,层次清晰。同时,本论部分挑选文中最具代表性的漏洞,分别加以深层次分析,条理清晰,具有说服力。结论部分点题,首尾呼应。文章结构完整,语言较为流畅。

    2021年12月真题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虽然是人们遵从的德行,但这种德行其实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但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赖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传播,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退一步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既然如此,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了。

    再者,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是无私奉献呢?

    由此可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逻辑问题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误用条件关系。文中断定“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某种德行本身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在不传播的情况下,其本身就是公认的道德精神,如尊老爱幼等。退一步说,即使其不是社会规范,也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让人们学习,从而成为社会精神的一部分。

    (2)推不出。由“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赖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去论证“它就得不到传播”,这是推不出的。即使无私奉献精神的特点是不为人知,自身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也会给他人带来正面影响,当他人了解其善行后可能会主动为其宣传。比如张桂梅多年默默无闻的善举在被了解后得到了他人和官方的大力传播。

    (3)推不出。由“默默无闻的善举”推不出“善举被人知晓就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做出某种善举的人在行善时不求他人知晓,其行为被人知晓也改变了他行善时的初衷。

    (4)绝对判断。文中断定“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一般来说,做出善举会受到大家的肯定,但也不能排除会遭到社会的质疑,如网友质疑某人的善举是作秀。因此,怎么可以轻易断定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呢?

    (5)误用条件关系。文中断定“默默无闻的善举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肯定就是社会对当事人的回报”。默默无闻的善举受到关注很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烦恼,有违他默默无闻的初衷,影响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

    (6)推不出。由“从社会得到了回报”去论证“不是无私奉献”,这是推不出的。无私奉献的人在做出相关行为时,是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的。社会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这只是其行为产生的结果,而结果的产生并非本人的初衷,怎么能说其行为不是无私奉献呢?

    (7)绝对判断。文中断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是整个社会道德精神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作为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被传承。

    参考范文

    难说默默无闻不能成为道德精神

    论证者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性是不事张扬等出发,得出结论“默默无闻等德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但论证过程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德行一定要传播才能成为道德精神吗?未必,如果德行本身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的一部分,那么在不传播的情况下,其本身就是公认的道德精神,如尊老爱幼等。退一步说,即使其不是社会规范,也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让人们学习,也可成为社会精神。

    其次,善举被媒体宣传未必意味着当事人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知道他人的善举时,会对他人的行为表达敬佩。但社会上总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善举可能更容易遭到他人的质疑,例如网友质疑网红做慈善只是为了蹭流量。

    再次,从社会得到了回报就真的不是无私奉献了吗?无私奉献的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其初衷是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的。至于其从社会中得到的回报,这是其行为产生的结果,结果的产生并非本人的初衷,更多是由他人或社会给予他的,怎么能据此说其行为不是无私奉献呢?

    最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未必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社会道德精神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是深入人心的道德品质,是众人所认可的价值观,已然成为一种光荣传统,故说其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过于绝对。

    综上所述,如果轻信了“默默无闻等德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的言论,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社会道德精神的认识。

    范文简评

    本文开篇梳理题干论证结构,并提出质疑,表态明确。主体抓住题干论证的四个方面对其逻辑问题进行展开分析,对造成的原因论述透彻,四步环环相扣,分析清楚,

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

展开
目录

上篇论证有效性分析

第一章历年真题(2)

2022年12月真题(2)

2021年12月真题(4)

2020年12月真题(6)

2019年12月真题(8)

2018年12月真题(10)

2017年12月真题(12)

2016年12月真题(14)

2015年12月真题(16)

2014年12月真题(18)

2014年1月真题(20)

2013年10月真题(21)

2013年1月真题(24)

2012年10月真题(26)

2012年1月真题(28)

2011年10月真题(30)

2011年1月真题(33)

2010年10月真题(35)

2010年1月真题(37)

2009年10月真题(39)

2009年1月真题(41)

2008年10月真题(43)

2008年1月真题(45)

2007年10月真题(47)

2007年1月真题(49)

2006年10月真题(52)

第二章模拟题(55)

1.个税起征点问题(55)

2.企业诚信问题(57)

3.居家养老问题(59)

4.电商低价竞争问题(61)

5.企业创新问题(63)

6.小企业与大企业(65)

7.证书与能力(67)

8.企业发展问题(69)

9.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与“看病难”(70)

10.小学生减负(72)

11.高薪能否留住人才(74)

12.投资医院和老人护理院是否可行(76)

13.论文查重是否能够避免抄袭(77)

14.消费者能否进行网络维权(79)

15.富人捐款对抗疫情(81)

16.学历是否重要(82)

17.“精致穷”是否值得提倡(84)

18.企业协同发展(85)

19.网络直播是否有益无害(87)

20.人性执法与“最美罚单”(89)

下篇论说文

第一章历年真题(92)

2022年12月真题(92)

2021年12月真题(93)

2020年12月真题(94)

2019年12月真题(95)

2018年12月真题(97)

2017年12月真题(98)

2016年12月真题(100)

2015年12月真题(101)

2014年12月真题(103)

2014年1月真题(104)

2013年10月真题(106)

2013年1月真题(107)

2012年10月真题(109)

2012年1月真题(110)

2011年10月真题(112)

2011年1月真题(114)

2010年10月真题(115)

2010年1月真题(117)

2009年10月真题(119)

2009年1月真题(120)

2008年10月真题(122)

2008年1月真题(123)

2007年10月真题(125)

2007年1月真题(126)

2006年10月真题(128)

2006年1月真题(129)

2005年10月真题(131)

2005年1月真题(133)

2004年10月真题(135)

2004年1月真题(137)

2003年10月真题(138)

2002年10月真题(139)

2002年1月真题(140)

2001年10月真题(142)

2001年1月真题(143)

第二章模拟题(146)

1.谦虚与怀疑(146)

2.社会道德(147)

3.学会舍得(148)

4.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148)

5.论“照镜子”(149)

6.包容和谐(150)

7.未雨绸缪的重要性(151)

8.竞争合作(152)

9.名与利(153)

10.惜时勤俭(154)

11.借力而行(155)

12.德与学(156)

13.尚拙(157)

14.形式主义(158)

15.“水与舟”如“员工与企业”(159)

16.追求成就人生(159)

17.“知”与“行”(160)

18.改革创新(161)

19.恒心毅力(162)

20.敬业奉献(163)

附录(16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