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甲戏表演艺术家纪亚福(精)/厦门文学艺术人物系列专辑
0.00     定价 ¥ 9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38664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舞台上,他是英姿飒爽的狄青,刚正不阿的包拯,智勇双全的陈琳,也是步履踯躅的伍通、李公,小奸小恶的班头爷,迂腐不化的酸秀才…… 成名之前,他也曾渴望独挑大梁,享受聚光灯下的光彩照人,而学艺渐深,阅历增多,他越发珍爱每个角色,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英雄还是丑角。或许,对他来说,角色不在大小,用心即是精彩。 他就是高甲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纪亚福。
展开
精彩书摘
梨园学艺
纪亚福出生于战火纷飞的1948年,是家中的独生子。父亲纪坤成是厦门人,母亲王美霞是惠安人,一家人就住在思明北路与厦禾路交会处的浮屿。这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直以来都是厦门城区人气最旺的路口之一。
始建于1929年的开明戏院是厦门娱乐界的老字号。偌大的招牌在林立的店铺间颇为醒目。纪家紧邻着戏院,阿福的阿嫲就在戏院门口摆个大斗笼,上面再架上簸箕,卖点糖果零食,母亲也在周边的马路上卖甘蔗。父亲是码头的搬运工,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浮屿就在海边。
小阿福从小在锣鼓声中长大,戏院看门的大狗、大碰和胡须梅都是邻居,还有负责维修电机的技术员老李伯一家。调皮活泼的阿福经常悄悄溜进戏院看热闹,用老厦门的话说就是:到戏院就像“拐灶脚”(拐弯到自家厨房)一般。在开明戏院驻演的戏班来来往往,京剧、越剧、高甲戏……南腔北调。每逢新剧团驻演,总有一番喧腾,名角可得用轿子抬进戏院,一路吹吹打打,好不风光,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广告了。票房旁高高挂起一个黑色的牌子,上面用大字写着当晚演出的剧目和主角名号。即便是多年以后,纪亚福依然记得那年惠安高甲戏剧团演出《火烧红莲寺》的场景:精彩热闹的剧情,飞檐走壁的特技,还有天幕上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机关布景。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他。电影是那时的时髦娱乐。有时候,小阿福也去看电影,《南征北战》《战上海》《黄继光》……电影里那些英雄人物高大威武的形象给小阿福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个英雄梦,他期盼着有朝一日成为英雄,哪怕演一演英雄,也是多过瘾的事情啊!
旧时俗话说:“父母无舍施,送子去搬戏。”在传统观念里,演戏并非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家里再穷也不能让孩子学戏。可是看着台上的铿锵戈甲、出将入相,耳际南音婉转、锣鼓喧天,少年的心,荡起了涟漪。
1960年年底,厦门高甲剧团公开招生开办培训班。12岁的纪亚福和几个同学一起,瞒着家里去报了名,考了试。初试、复试,过程低调而顺利地进行着。原来以为只是凑凑热闹,没想到,过了春节,录取通知书居然就发下来了。父母蓦然发觉,十分惊讶。起初自然是反对的,久经世事的长辈深谙其间的艰辛,世俗观念也不易释怀。几经说服,少年的热忱最终感动了家人。父亲将独子亲手交到师父手里,临别时郑重地嘱咐小阿福:“要学就要学成,不要十学九不成。要学好,不能让街坊邻居笑话!”
1961年3月,纪亚福正式进入厦门高甲剧团,开始了他迄今半个多世纪的戏曲生涯。
厦门高甲剧团的前身是20世纪20年代驰名泉南侨乡的“天福兴班”,1931年,金门和同安莲河的艺人重组戏班,各取地名的头一个字,再加上大吉大利的“陞”字,定名“金莲陞”。1951年,金莲陞戏班到厦门、漳州演出,自此在厦门落地生根;1953年,正式命名为“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1960年5月,改名为“厦门高甲剧团”:1966年4月,厦门高甲剧团和同安县高甲剧团合并,沿用“厦门高甲剧团”名称;1968年,工宣队进驻剧团,改名东风文工团;1969年,剧团解散;1978年10月,恢复建制;1988年,改名为“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这个名称沿用至今。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当时团里的老师都是成名已久的老艺人。团长蔡春枝是著名的花脸,他饰演《三勘蝴蝶梦》中的包拯、《粉妆楼》中的胡奎等,无不虎虎生风。剧团中知名的演员还有:陈宗塾、洪银对、蔡文煌、谢明亮、姚金练、洪水钩等名生名丑,小旦林秀来、柳素治、傅乌闷等,净角张长城、张清沪等,以及乐师蔡文坛、张在我、洪玻璃等。
P6-8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小传
引子
梨园学艺
重返舞台
苦练绝活
四海传播
薪火相传
第二辑 舞台风采
舞台剧照
第三辑 文章
缅怀高甲戏一代宗师 记厦门金莲陞名丑陈宗塾先生/纪亚福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老黄门角色创作心得/纪亚福
将布袋丑的表演元素化入人物的行为中/纪亚福
第四辑 社会评价
纪亚福——寂寞的名丑/叶之桦
纪亚福与高甲戏“傀儡丑”的发展创新/吴慧颖
“丑”艺经营尽见美 赏析高甲戏名家纪亚福之丑角艺术/谢文逐
我的师父纪亚福/陈峥嵘
从与折子戏《班头爷》结缘说起/吴伯祥
第五辑 附录
大事年表
主演剧目
主要配角
导演剧目/小戏演出、导排/参加导演组
荣誉证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