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何以为人——儒家人生哲学思辨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519103
  • 作      者:
    于超
  • 出 版 社 :
    中西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当下,面对世事纷扰,角色多重,我们应该如何处人处世?又应该如何收获内心的自在与动力?你的种种困惑,答案其实早已蕴含在传承千年的儒家人学文化中。


1.品味儒家人生哲学,感悟人之为人、何以为人、人将何为。

2.为当代社会人的生存提供独特视角,探究人生的哲学价值与思考。

3.用生活中的余量,把握生活中那点追求,探寻人生的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于超,山东莱西人,教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团队成员,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获得者。参与国家重大课题三项、国家重点课题两项,主持中央直属中央高校专项资助项目一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改项目一项。与石中英教授主编《黄济教育思想论要》,独立编著《世代相传的中华优秀儿童故事》,参编著作多部。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从哪儿来?我是谁?

  第一节  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二节  拨开人性说的迷雾

  第三节  人生只做一件事

  第四节  做人的担当与荣耀

  第五节  做人的逻辑:自然与当然一体

第二章  我该去哪儿?

  第一节  人生何曾有目的

  第二节 人生就是人生的目的

  第三节  孰是善,孰是恶?

  第四节  善与恶从未共存

  第五节  私德与公德从未分离

第三章  学做人,就是要有人样儿

  第一节  《诗》在眼前,不在远方

  第二节  合“礼”生活,过得有理有情

  第三节  与天地共鸣共舞

  第四节  儿童故事有大道

第四章  学做人,就须走在人道上

  第一节 “纵然”批判:生来是人,未必成人

  第二节  感通要义:以诚相待,共情共生

  第三节  返本复始:回归自然,不改初衷

  第四节  持守中道:根正源清,不偏不倚

  第五节  知行合一:情真意切,言实行笃

  第六节 “勉然”批判:勉为其难,成不了人

附一 儒士人生的典范——纪念黄济先生诞辰100周年

附二 记黄济先生的“勤”“俭”与“不为人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