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
0.00     定价 ¥ 12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5665
  • 作      者:
    余承法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从文字学、哲学、美学、钱说自解等方面,对翻译理论的‘化境说’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又用大量的语料库数据,实践‘化境说’,具有较强的实证研究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余承法,博士,湖南省首届青年“芙蓉学者”,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学、翻译传播学和钱锺书研究,出版著作11部、译著5部、教材5部,主编丛书2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重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9项。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优秀社科青年成果奖1项,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社科联社科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翻译协会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2项等。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评审专家,以及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编委或评审专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全译求化机制论, 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 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 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 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 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

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 尝试建立完整、 客观、 可操作、 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 全文遵循“三个充分” (观察充分、 描述充分、 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 按照两个三角(“表一里一值” 小三角和“语一思一文” 大三角)的研究思路, 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 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 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 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 外延、 理据、 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 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 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 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 翻译思想, 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 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 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 为全译实践、 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 译文评估、 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 第二至四章为正文, 第二章为第三、 四章作铺垫, 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 第四章为次重点, 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 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 对国内“化(境)” 研究、 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方法、 意义, 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 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 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 客体、 工具、 目的和属性之后, 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 即: 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 语表形式第三。 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 即: 原语理解、 语际转化、译语表达, 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 语素、 词、 短语、 复句、 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 通过“化” 的文字学原解、 哲学通解、 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 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 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 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 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

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 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 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 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 外延、 理据之后, 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 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 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 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 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 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 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 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 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词等化、 短语等化、 小句等化、 复句等化和旬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 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 后者又体现在: 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 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 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化境说”研究述评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简评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价值

第二章  全译“化境”实质论

第一节  全译属性

一、全译定义的演变

二、全译行为的特征

第二节  “化境”探源

一、“化”之探

二、“境”之寻

三、“化境”流变

第三节  “化”体现为全译的本质

一、“化”是全译最高标准与最高理想的通约

二、“化”是全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三、“化”是全译主体与客体的融合

四、“化”是原文保真与译文求美的结晶

五、“化”是原文与译文艺术价值的共现

第三章  全译求化原则论

第一节  全译求化极似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第五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第六章  结论

附录:钱锺书作品全译语料库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