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一、武汉概况
(一)地理人口
(二)历史沿革
(三)行政区划
(四)语言使用状况
二、武汉方言的内部差异
(一)原有郊区及部分城区方言
(二)后设郊区方言
(三)老三镇方言
三、关于武汉方言的研究
四、音标符号
(一)辅音符号
(二)元音符号
(三)声调符号
(四)音标和汉语拼音方案对照表
第二章 武汉方言语音
一、语音系统
(一)声韵调
(二)声韵调配合关系
(三)音变
二、语音特点
(一)音系特点
(二)文白异读
(三)新老派异读
三、同音字汇
四、武汉音系与北京音系比较
(一)声母比较
(二)韵母比较
(三)声调比较
五、武汉音系与中古音系比较
(一)声母比较
(二)韵母比较
(三)声调比较
第三章 武汉方言词汇
一、词汇特点
(一)构词方式
(二)词义差异
(三)特殊词语
二、分类词表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
(四)农业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舍
(八)器具用品
(九)称谓
(十)亲属
(十一)身体
(十二)疾病医疗
(十三)衣服穿戴
(十四)饮食
(十五)红白喜事
(十六)日常生活
(十七)讼事
(十八)交际
(十九)商业
(二十)文化教育
(二十一)文体活动
(二十二)动作
(二十三)位置
(二十四)代词等
(二十五)形容词
(二十六)副词介词等
(二十七)数量词
(二十八)象声词
(二十九)其他
第四章 武汉方言语法
一、词法
(一)重叠
(二)语缀
(三)方所
(四)时间
(五)趋向
(六)数量
(七)指代
(八)性状
(九)程度
(十)介引
(十一)关联
(十二)体貌
(十三)语气
(十四)拟音
(十五)其他
二、句法
(一)处置句
(二)被动句
(三)致使句
(四)比较句
(五)疑问句
(六)否定句
(七)可能句
(八)存现句
(九)祈使句
(十)感叹句
(十一)双宾句
(十二)动补句
三、语法例句
第五章 武汉方言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二、词汇的发展
三、语法的发展
第六章 武汉方言语料记音
一、故事传说
二、熟语谜语
三、民谣儿歌
附录
一、武汉市行政区划图
二、武汉方言词语考释
三、《汉口指南·成语汇编》考释
四、《武汉民间歌谣》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