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中国思想内在脉络和视角,阐述黄宗羲思想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深入明清哲学的社会历史语境,理解黄宗羲思想的哲学史背景及其思想史影响
◆阅读黄宗羲,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关照世界文明兴衰
前言/1
第一章.黄宗羲哲学研究 / 11
1.黄宗羲的公共性思想/13
2.由《明夷待访录·学校》篇看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可能性 /33
3.道德自律的制度展开/47
4.理学与三代之治/79
5.论黄宗羲的佛教观/103
6.想象一个制作的政体/127
7.《孟子师说》与黄宗羲的孟子诠释/144
8.证人社二次“别会”与晚明浙中王学讲会之分合/165
第二章.明清哲学新论 / 201
1.心外无理新解/203
2.良知、是非与好恶/219 高海波
3.评魏月萍教授《君师道合:晚明儒者的 三教合一论述》/236
4.刘宗周思想的朱子学面向及其发展/249
5.清代思想的异调/265
6.潘平格的仁学思想/281
7.从“经学”到“哲学”/293
8.文序重塑与思想发轫的互动/317
9.牟宗三“三系论”中的圆教问题/338
第三章.会议纪要/355
1.“黄宗羲与明清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纪要/357
2.论黄宗羲与文明转型/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