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身体词的认识是与对身体的哲学认识分不开的。身体在哲学史上通常是与心智结合在一起的,身体和心智的关系问题几乎同哲学本身一样古老。《汉语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研究》基于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遵循“词义—认知—思维—文化哲学”的研究思路,勾勒出“词义范畴纵聚合引申”和“词义范畴横组合衍生”两个层面考察整个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过程,提出汉语言是一种“象语言”,词义取象是词义范畴化的脉络,隐喻取象是词义范畴化的机制,文化取象则预先规定了词义范畴化的方向和结果,解析身体和身体经验如何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体验、表达,从而实现了从现实之身到概念之身的转换和引申。
第一章 词义、词义演变与身体词
语言的三要素为语音、语义、语法,其中语义因为无影无形,不易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20世纪,语义学却如同语言研究中的“灰姑娘”,成为众多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束定芳(2005:3)认为:“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与语言学研究不同的是,它的发展既有语言学的传统,又有哲学的传统。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语言哲学的研究对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了把握词义的本质,我们*先从哲学层面展开关于词义本质的思考。
**节 词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让语言学家开始思考词义的本质属性问题。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都试图给意义一个确切的定义,提出了纷繁复杂的语义理论。有将语义与所指对象联系起来的(指称论或命名说);有与人们头脑中的观念联系起来的(意念论或观念论);有与命题的真值联系起来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等);有与语言的实际用法,或与语句所具有的功能联系起来的(用法论、功用论);有与言语交际时的社会情景联系起来的(语境论);有与受话者的反应(刺激—反应)联系起来的(反应论);有与言语行为及其所引起的效果联系起来的(言语行为论);有与发话者的意向和所欲达到的目的联系起来的(意向论);还有与人类的感知体验、范畴化、概念化、认知过程、推理能力联系起来的(认知论)(王寅,2001:261)。词义问题已经是20世纪语言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有代表性的词义理论,哲学家们提出的有指称论、观念论、行为论、用法论、关系论、概念论。
一、指称论
指称论(referential theory)又被称为指示说、命名说、对象说。指称论指的是词与事物之间的命名关系,认为语词的意义就是语词所指称的客观世界中相对应的对象。例如“桌子、老师、树木、猫”等词的词义是否有意义,就看这些词所指的对象是否和客观事物存在一致性,指称论表达的是语言和现实的一一对应关系。*早的古希腊哲学认为词与物是有本质联系的,词义的名称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坚持指称论的哲学家密尔提出了词义有内涵和外延之分(Mill,1961)。除了密尔,对指称论较有影响力的现代哲学家还有罗素。他1905年发表的论文《论指称》认为词语是代表某种东西的符号,将词语划分为专有名词和摹状词(Russell,1905)。专有名词直接指的一个对象就是它的意义,摹状词的意义是由所组成的语词意义而定。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中认为名称表示对象就是意义(维特根斯坦,2019a),这也是指称论中名称和指称对象之间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研究》却用“词语的意义在于使用”(维特根斯坦,2019b)的观点否定了前期观点。
指称论满足了人类*初对词义本质认识表达的需求,发现了词与事物的对应关系,看到了词义客观性的一面。但是随着人类认识和思维的不断深化,语言不再仅仅局限于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而存在,抽象概念表达的需求需要语言的虚指,这时指称论的解释力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例如,神、天使、麒麟、龙、鬼等在客观世界中就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指称对象,而且有的词因为语境的不同有可能存在多个指称对象。所以指称论关于“语词是现实的镜像反映”这一孤立、精致、机械的观点受到了分析哲学的猛烈抨击和批判。指称意义只是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福多和斯多森也认为,指称并不等同于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或所指称的事物),指称论把词义的来源(存在)视作词义本身(意识),混淆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无法解释形形色色的语言现象以及词与物的复杂关系(章宜华,2002:6)。
二、观念论
观念论也被称为意念论,是在指称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更为成熟的词义理论。19世纪弗雷格批判了指称论,区分了reference和sense的差异,正式确立了“观念论”。观念论认为语言符号是通过“观念”这一中介与所指物发生关联的,词义是语言所代表的事物在语言使用者心目中形成的某种观念或意念。观念论的*早倡导者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他把观念看成是人心中的意象,语言在人心目中的观念意象就是语言的意义。休谟则认为观念是对感官印象的模仿,是人们将对世界的感知上升为概念认知的词义表达。观念论观点是日后分析哲学词义研究的现代语义理论基础。
虽然观念论克服了指称论中词和所指事物之间一一对应的原始性、直观性等缺陷,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对于观念形成的基础是什么、观念是如何形成的、观念与人类的实践间存在什么样的具体关系等问题都没有给予充分的解释,从而没有赋予语言应有的地位。很多词,如虚词、数词、抽象名词等在人心目和头脑中并不形成某种具体的观念;而且同一个词,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产生的观念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这些现象,观念论也没有充分的解释力。甚至观念论的难以捉摸性导致词义缺乏确定性、稳定性,人的主观因素也没有考虑在内,这些缺陷后来受到了弗雷格、赖尔、蒯因等哲学家的批评。
三、行为论
20世纪,被心理学界誉为**次革命的行为论认为词义是一种刺激—反应的过程。行为论认为人学会语言不是遗传的结果,而是环境刺激的结果。例如“葡萄”会让干渴的人产生分泌唾液的行为,而“书”就不会产生这样的刺激。行为论的代表人物中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影响力*强,杜威、莫里斯、罗素、赖尔、蒯因等哲学家也都非常欣赏行为论,布鲁龙尔德还提出,语言是人类后天习得的,他把人类的言语行为看成一种刺激—反应过程(即S—s—r—R),其中S和R是外在的刺激和反应,s和r是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和反应,一定的刺激S会引发一定的语言反应行为R,必须先有充分的输入之后才有输出。行为论所展示的只是一种因果的理想型反应模式,无法解释同一语境下,不同词语为什么有相同的词义,或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为什么有不同的词义。行为论只注重从某种心理过程来解释词义,这从根本上是行不通的,也无法解释复杂多变的语言现象和词义演变现象。
四、用法论
词义的用法论自20世纪初以来就不断被哲学家提及,但说法各异。用法论的观点是一个词的词义在于它的使用。布鲁格曼认为一个词的意义主要看这个词用在什么地方(Brugmann,1982)。法国房德里耶斯认为任何一个词,使用多少次,就有多少意义,词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两次用于同一个意义(Vendryès,1921)。英国语言学家克鲁斯认为一个词的语境构成了该词的词义(Cruse,2000)。弗雷格(Frege,1948)认为只有在语境中,而不是孤立的词中,才能发现词义。哲学大家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明确提出了词义用法论和语言游戏论,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取决于词语的用法,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使用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也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言游戏的使用规则规定了词语的使用原则和意义(维特根斯坦,2019b)。
词义用法论突破了指称论和观念论的局限性,但也导致词义似乎没有明确的意义,只能通过用法来确定,将词义看成是认知主体创造、理解的产物,否定了词义的客观存在性,导致词义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从而背离了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五、关系论
关系论也被称为联系论,是一种中介论,也是对指称论修正后的一种词义理论。关系论认为词义不是原始的词与物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词与物的联系中介。词义中既有“物”层面的内容信息,也有语音和实物之间联系的中介物信息,是符号和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一种抽象关系。如“词是通过概念的中介指示物的”(Ullman,1962:5)。索绪尔(1999:103)认为人类是以符号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词就是符号,它所联系的不是客观事物,而是声音形象和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索绪尔认为词义可以在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发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由于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关于语言任意性原则的阐述导致在相当长时间内语言学家忽略了词义和所指事物之间的自然联系。
六、概念论
概念论认为意义词义对应的是意识中的概念。很多哲学家都认为词义是表示概念的。如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所指是概念的,洪堡特认为词语是指称事物的概念,萨丕尔认为词是一个概念的符号性的语言对应物。
这些词义理论,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基于历史条件、在自己认识能力范围内提出来的,形成了关于词义研究的多家流派,如哲学语义学与语言语义学、形式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共时语义学与历时语义学、结构语义学与生成语义学等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次认知革命和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家们将语言看成是一种心理客体,强调了词义的体验性、认知性和人文性,着力挖掘语言是如何通过体验和认知形成的,分析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透析人们认知世界的方法。
第二节 词义演变研究综述
语义作为语言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符号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语义学考察的主要是意义的词义成分和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很少涉及词义演变及演变规律。现代语义学的词义演变研究则呈现出了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本书主要从历史语义学、结构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这三种理论流派的角度梳理词义演变的研究现状。
一、历史语义学
19世纪以前,关于历史语言学和历史语义学的研究还不成系统,相对比较分散。19世纪后,历史语言学进入了比较兴盛的时期,成为一门*立的学科,研究也步入了系统阶段。历史语言学家收集了大量丰富的田野语料,通过具有共同基因或家族象似性的语言关联,构建出不同语言的共同母语,设计出具有家族谱系的语言起源,从历时角度提出语言演变的假设树,为以后的语言研究提供了对比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历史语言学也逐渐地从对语言起源的追寻过渡到对语言意义演变的研究,注重解释语言本质和语言变化的规律性特征。近些年来,历史语言学家开始结合语用的研究视角,用诸多的语用原则如“特殊隐涵义”“一般隐涵义”“固有义”来解释语言演变的原因,提出词义演变需要经历从“特殊隐涵义”到“一般隐涵义”,再从“一般隐涵义”到“固有义”的一个过程,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语用和认知是背后的推动力。有学者以大量的历史语料为考察基础,采用历史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词义演变进行了跨文化、跨语言描写分析,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视角发现了语言的词义演变是一个单向性的演变路径这一发展规律(Traugott & Dasher,2002)。
二、结构语义学
结构语义学的研究模式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主要成果是语义场理论。语义场理论不再孤立地研究单个词,而认为一个词的真正含义的确定必须放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从而聚合了若干个意义语义场,可以说是词义历时演变的语义网络模型。如王军(2005:5)提出语义场理论*大的贡献就是纠正了传统语义学那种以“一个孤立词”为研究对象的片面方法,真正把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认识观念转化为研究上的方法论原则。
卡兹和福德(Katz & Fodor,1963)使语义场理论进一步演变成词义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元语言的分析,将词义一直分解到*为基本的词素构成成分,从而打破了原来的词义不可再分的观点,对词义做了更为细致、精确、充分的分析。例如对bachelor的词义成分进行了分析,如图1-1所示。
目录
第一章 词义、词义演变与身体词 1
第一节 词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1
第二节 词义演变研究综述 5
第三节 身体词研究 8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新意 17
第二章 理论框架 26
第一节 哲学上的身心观 26
第二节 任意性理论与象似性理论 32
第三节 词义范畴观 42
第四节 小结 47
第三章 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纵聚合解析 50
第一节 身体词词义的统计和认知解析 50
第二节 身体词词义演变衡量坐标的确定、划分及统计 52
第三节 身体词的词义取象 61
第四节 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认知顺序 66
第四章 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横组合辨析 70
第一节 词义范畴纵聚合和词义范畴横组合的关系 70
第二节 身体词横组合中跨词义范畴的隐喻意义 73
第三节 跨词义范畴隐喻意义的隐喻取象 81
第四节 身体词横组合跨词义范畴的语法意义 90
第五节 跨词义范畴语法意义的语法化认知机制 97
第六节 身体词跨词义范畴化的认知机制 100
第五章 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文化阐释 103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编码系统 103
第二节 身体词词义范畴化的文化取象 104
第三节 身体思维方式 110
第六章 结语 116
参考文献 121
附录 128
附录1:54个身体词在《汉语大词典》APP中的 词典释义示例 128
附录2: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身体词“手”的示例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