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精装本)(精)
0.00     定价 ¥ 11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132774
  • 作      者:
    编者:蔡汀//王义高//祖晶|责编:宋崇义//石静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在1969年10月至1970年4月完成的,是一篇关于个人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著作的综合报告。他准备以此为申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的论文参加答辩。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写完不久,作者便与世长辞了,未能进行答辩,但苏联教育界公认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重点研究的就是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他认为“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和谐统一(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书中提到列宁给社会主义社会提出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接着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并不能靠一套专门臆想出来的措施来实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就必须深入地改善整个教育过程。”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书中还提到全面发展的8个方面的问题,作者一一做了详细的阐述。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信念,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展开
目录
苏联杰出的教育家
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序言
第一章 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 智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世界观的形成
第五章 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
第六章 培养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第七章 勇敢精神、对敌人的不可调和性和必胜意志的培养
第八章 全面发展的人的集体主义特征的培养
第九章 劳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章 美育和情感修养
第十一章 爱情的道德修养和对结婚、做父母的准备
第十二章 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与体育
第十三章 教师的人格、教师集体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学生的精神世界
序言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是新人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基础
第二章 培养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一、道德教育诸方法的特点及其统一性
二、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思想和道德情感
第三章 外部环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章 从幼年时期到少年时期
一、知觉在学龄初期儿童精神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龄初期儿童的思想、兴趣和志向
三、学龄初期儿童思维与感觉相互联系的一些特点
四、道德情感在学龄初期儿童精神发展中的作用
五、学龄初期儿童的美感
六、学龄初期儿童活动的特点
七、学龄初期儿童活动中的创造因素
第五章 少年时期
一、集体活动对少年道德发展的意义
二、少年意志的特点
三、少年的认知兴趣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四、少年的思维与言语活动
五、智力积极性和少年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形成
六、发展个人爱好在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意义
七、少年的情感
八、集体对少年精神世界形成的影响
九、少年的友谊
第六章 青年早期
一、青年的一般特点
二、青年时代的思维和言语特点
三、青年人的道德信念和理想
四、献身精神是精神生活的顶峰
五、青年的道德感
六、美感在青年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七、青年对思想丰富、精神充实的生活的向往
八、劳动是青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培养集体的方法
第一章 学校集体及其培养的原则
一、培养学校集体的原则
二、人关心人、人对人负责,是学校集体在组织上和道德上统一的基础
三、学校集体中不同年龄的学生之间的多种关系
第二章 集体的思想和公民精神基础
一、集体与个人精神生活中的思想和公民精神基础
二、个人同社会的接触是集体及其成员的思想和公民精神信念形成的基础
三、关于公民精神的谈话
第三章 集体对个人教育影响的形成
一、社会化过程
二、集体中的交往
三、热情洋溢的集体生活
四、集体和个人的精神生活
五、集体的劳动生活是集体对个人施加教育影响的一个重要前提
六、集体中的创作活动在儿童集体生活中的作用
七、儿童集体中的欢乐和善感、力量和良心
八、行为美的理想观念的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自我要求的标准的形成
九、集体中的男人和女人
十、集体精神生活中的幽默感
第四章 教师的人格、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
一、教师的人格在集体和学生个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
三、教师对学生个人和集体拥有的合理权力
注释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