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差异即对话(增订版)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31834
  • 作      者:
    金惠敏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金惠敏,1961年生,河南淅川人,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二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1999,2007)《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2005)、《全球对话主义:21世纪的文化政治学》(2013)、《消费他者: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图景》(2014)和英文专著Active Audience: A New Materialistic Interpretation (Bielefeld! Transcript, 2012)等。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一百七十余篇。主编中文学术丛刊《差异》与国际英文期刊《文化理论》(CulturalTheory, Leiden & Boston: Brill)。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推“差异即对话”命题,一方面意在反对某些后现代和后殖民理论家之固执于绝对的不可言说、绝对的他者,以文化差异和特色拒绝异质文化的进入,拒绝文明互鉴、文明对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构价值观上的西方霸权主义,将西方价值地方化、语境化、文化化,其最终目标则是形成“价值星丛”或“文化星丛”。这意味着,差异既以事物自身为根基,但同时又不属于事物自身。差异位居事物之间,标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诸事物之“间在”。本书其他篇章多是对文化理论、文学理论以及美学等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的探讨,追求学科内、学科间与超学科之价值。
展开
目录
自序
上编
差异即对话——一份研究纲领
价值星丛——突破中西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理论出路
全球化时代的真理与方法——期待方法间性或方法互鉴
后殖民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序罗如春《后殖民身份认同话语研究》
中西二元对立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中国图书评论》栏目主持人语
当代世界问题与三种对话主义——在洛阳“二程理学现代价值”高端论坛上的发言
让质料说话——张宝贵低碳雕塑的生态主义哲学和美学
当代国际对话理论与比较文学体系重构
中编
什么是文化研究?——商务印书馆《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文化研究不等于研究文化,而是文化地研究——《视像·媒介·文化权力丛书》总序
文化研究与美学复兴——20世纪西方美学的“文化研究转向”与美学研究的前景问题
汉学文化理论——一个有待开发的学术领域
理解媒介的延伸——纪念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发表50周年
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地球村”——“麦克卢汉:媒介与美学”专题主持人语
开辟“媒介美学”新学科——“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麦克卢汉与审美后现代派——“现代性研究与媒介生态学”栏目主持人语
新闻原本就是一种形式的文学——序宋立民先生《新闻评论视域中的“鲁迅风”》
下编
论“内通”非“通感”——道家通感论与钱锺书的误读
黑格尔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吗?——兼朱光潜先生迻疏之商榷
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建构和反思——读户晓辉先生《现代性与民间文学》
回不去的乡村美学——“天福”、《返乡》与“在”乡
时间、自然与现代性工程——于会见绘画艺术的生态对话主义
审美现代性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三个误区
文学文化学要略——兼及文学本质主义和文化本质主义的迷误
附录
走向消费伦理——致金惠敏(2007年9月21日)
再现·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克莱尔·科尔布鲁克教授访谈录
美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国际美学前沿译丛》总序
对话自我理论:反对西方与非西方二元之争
增订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