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盛纽约总部
投资银行的第一步
上班第一年,工资5万美元、奖金3万美元
投资银行部门
目标是“华尔街最高的荣誉”
一年工作4000—5000小时
承销东京扬基债券
温伯格主席
盈利70万美元
好莱坞的电影金融
B级电影制作项目
卖点是“在高风险的电影行业实现低风险的投资”
从日本企业筹集2000万美元
曾经的同事成为“首席战略顾问”
发行住友银行5亿美元次级债券
BIS管制迫使资金筹集手段多样化
绕过日本的商法与日本大藏省规定
关键时刻的潜力
合伙人制度与上市
合伙人与合伙人的差异
221位合伙人的巨额资本收益合理吗?
第二章 高盛东京分公司
住友制药投资赛特尔公司
精英生物科技公司
泡沫经济余韵犹存之时
熟悉并购业务的机会
NEC与Packard Bell合并个人电脑业务
个人电脑零售的变革期
没有退路的交涉
与“寅次郎”的对决
葛兰素威康从新日本实业回购子公司股票
英国制药企业的重组
爵士的命令
利用有偿减资与股息剥离等方法来实现目标
真正的全球化项目
高盛的人事评价
成为并购部部长
“你不主动共享信息而且喜欢搞政治斗争”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成因
作为“人质”的薪水
5年生存概率为50%
完全符合我人生观和企业观的职场
第三章 日本的超大型并购时代(上)
NTT DOCOMO的PHS业务重组
项目名“99”
《法人税法基本通告9-4-1》
拘泥于通告规定的日本国税厅
毫无意义的手续
升职为“EMD”
DDI、IDO、KDD三家企业合并
实现日本全国漫游
陷入苦战的追赶者们
成为DDI的顾问
急速上涨的KDD股价
充分利用以前的项目中积攒下来的人脉
让人恍然大悟的一番话
“成功报酬太低了!”
戴姆勒收购日产汽车
综合写字楼里的尽职调查
会计师的信
分期付款销售的坏账导致债务超标
“要不要收购日产汽车?”
6万亿日元企业危机的真相
主力银行之罪
日产汽车争夺战
戴姆勒退出,日产落入雷诺手中
戴姆勒投资三菱汽车
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
隐瞒69万辆汽车的安全隐患问题
在戴姆勒总部做报告
发行“自杀式可转换债券”
赔本买卖
AOL日本法人重组
给亏损的公司投资500亿日元?
受赠收益需要缴税与捐款不算亏损的问题
第四章 日本的超大型并购时代(下)
GE Capital收购日本租赁
重建金融业务是与时间的赛跑
法院举办的顾问名额招标
全世界超过100家候选企业
收购条件
各怀鬼胎的谈判对手
意料之外的麻烦
名为法院的神奇领域
罗氏制药收购中外制药
永山治社长的远大计划
罗氏的成功经验
总共2100亿日元的项目给了700亿日元的报酬?
Capital Group收购中外制药20%股份
日本罗氏的股价评估问题
与美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交涉
NKK与川崎制铁的对等合并
钢材价格的大幅降低与削减成本的要求
套利者与长线投资者的一喜一忧
NKK出售濒临破产的美国子公司
川崎制铁给存在退市风险的关联企业提供资金援助
让新日铁惊慌失措的JFE
第五章 回顾在高盛的14年
离开高盛之后的生活
40岁之前的人生规划与结果
在公司上班的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讲授并购实务
对升职毫无兴趣
作为“资本市场的代表”出任外部董事
不要期待我会妥协
高盛的精英们
温伯格、鲁宾、保尔森
优秀的管理者在任期间都比较长
日本的管理者
与欧美相比也毫不逊色的管理者们
隐藏在社会责任表象下的问题
世界一流的管理文化
第六章 给年轻人的建议
留学准备
推荐信的重要性
日本人留学生数量最多
拥有极强个人主义和自尊心的日本人
“道琼斯指数下跌了500点!”
就职活动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决定
前往公证处
想敬而远之的人
想成为朋友的人
经济方面的原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