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印度哲学祛魅(精)/牛津通识读本
0.00     定价 ¥ 59.5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793681
  • 作      者:
    [英]休·汉密尔顿
  • 译      者:
    王晓凌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入门导读,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趣味,引导感兴趣的读者去涉猎比本书所蕴含的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主题,同时,还要使这类主题能为初学者所理解。这些就是作者撰写本书的指导思想。希望本书能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不管是就介绍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我们所经历的世界,还是就激起感兴趣的人一步探究这个课题而言。
展开
作者简介
休·汉密尔顿,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研究系佛学高级讲师。已发表著作包括《身份与经验》(1996)、《早期佛教:一种新的方法》(2000)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直至近来,人们仍然有一种印象,认为印度“神秘”而西方“理性”。本书力图阐明的是,印度思想事实上具有强烈的理性传统。休·汉密尔顿从印度哲学活动的最初阶段开始,叙述哲学论辩如何发展、演进为众多的思想流派,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突出了印度哲学的关键特征,描述了印度的伟大思想家们如何以各种方式解释现实世界的本质。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对印度哲学两
千五百年左右跨度的内容
进行了流畅的梳理,一些
观点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
上的通识,字里行间流露
着精辟的思考,并启发读
者在阅读本书后继续探寻
印度哲学的奥秘与神奇。
—— 北京大学尔方学研
究院剐院长 湛如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理性与信仰
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印度哲学思想历史、源远流长,且丰富多彩,前后跨越大约两千五,涵盖了几大主要的传统。以哲学为背景的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从传统上来说,在印度,人们认为哲学思考,即试图理解一个人所关注的任何事物的本质,其作用是与个人的命运直接相关的。所以,哲学并未被看作一种在工作结束后可以被搁置一边的专业性的学术追求,而是被看作人们内在或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它试图去理解现实的真正本质。也许人们会说,西方人所说的和哲学在印度是合二为一的,因为在那里,人是试图在广义的层面上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结构。相对于把看作一种带有启示性的信仰、把哲学当作一种学术性思辨,印度人的这种看法倒更苏格拉底的理论。
思考与信仰我们首先要掌握的一个要点就是印度哲学的本质,对此一步的探索是值得的。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认为通过逻辑推理便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并将从中分离出来。毫无疑问从那以后,在西方,哲学和之间就有了一条清晰的界线。人们一直认为在这一领域中,“信仰不可捉摸”不仅得到允许,而且有时是必需的;有时仅仅由于某人的身份,其所陈述的事情便被赋予的地位(即他们所说的一切,无论是否能得到证实,甚或产生疑义,都被当作真理);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他性”,比如超验的神,一些具有超人类或超自然地位和/或知识的人,以及/或者各种类别的超人类或超自然的力量源泉。所有这些因素,或其中任何的因素,都受到了不同传统拥护者的“信奉”,不过有人是深信不疑,有人是将信将疑,这些人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信徒”。
对于信徒来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还相信修行是与他们的命运直接相连的。具体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多样化的。有些人认为他们的信仰和修行会影响他们此生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影响只有死后才能体验到。还有些人认为现在和/或死后,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他们的信仰和修行所直接引发的;也有些人认为他们的命运受控于他们所相信的的、超人类的的“他者”;还有些人认为这是以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对以上内容作何种理解,正因为存在着信仰和修行与个人命运—一尤其是死后的命运——之间的关系,才被归为救世神学,或曰“系统”。
作为救世神学(soteroIogy)的宗教:由希腊语中的soter演变而来,该词意为“救世主”。通常,一个系统并不一定非要认为有一位实际的救世主般的人物存在才能让系统自身被称为救世神学。关键在于相关信徒的命运被认为与他们的信仰和修行有着直接联系。
与此相对,哲学这门学科自康德以后主要关注的是,仅借助理性的论辩对可知的现实的本质与结构进行探究。这也就是说,无论哲学家们关注的是什么具体的主题,他们研究的方法必须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信仰不可捉摸是不被允许的,任何人的话语都不能凌驾于理性之上,任何一种修行都不能超出人类知识能力的范围之外。此外,无论其内容如何,哲学探讨都被一概看成具有其自身的智识目的,而且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产生影响。哲学完全不是什么救世神学——事实上,这正是它区别于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P1-2
展开
目录
前言
语言及发音说明
第一章 理性与信仰
第二章 婆罗门起源
第三章 远离尘世
第四章 争议与辩护
第五章 范畴与方法
第六章 物与非物
第七章 见证与被见证
第八章 言语与著作
跋 从古代经典思想到现代
译名对照表
扩展阅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