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3630
  • 作      者:
    王思豪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2-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思豪,安徽桐城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澳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赋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桐城派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江苏省首批“社科优青”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中国辞赋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报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汉学大系丛书》首次全面而系统地整理汉赋用《诗》文献,详细而深入地论述汉赋用《诗》的经义内涵和诗性品格,讨论以经尊赋、以经丰赋、以赋传经三类问题,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和中西理论契合的高度,揭示了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诗赋源流之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而又言之成理的观点,为学界带来新的实质性的结论,弥补现有研究的诸多不足。

展开
目录

绪论 百余年来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赋者,古诗之流”说解读中的诸多争论

  第二节 经学夹缝中的汉赋与诗经学关系的间接探讨

  第三节 汉赋与诗经学关系的直接关注

第四节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几点思考

 

甲 编 “赋之诗源说”系谱论

 

第一章 “赋之诗源说”新诠解:经学与文学阐释的互动

  第一节 从“赋者,古诗之流也”说起

  第二节 “赋之诗源说”的经学阐释

  第三节 “赋之诗源说”的文学阐释

  第四节 二元阐释在汉代的偏向问题 

 

第二章 汉赋推尊:文学尊体范式的形成与树立

  第一节 从“六诗”到“六义”

  第二节 欲讽反劝:以“风”尊赋体的尴尬

第三节 赋颂一体:以“雅颂”尊赋体的成立

第四节 寄托情志:以“比兴”尊赋体的新变

第五节 尊赋体之批评的典范意义

 

第三章 论“赋心”“赋迹”理论的复奏与变奏

第一节 “赋心”“赋迹”说的本意探讨

第二节 以“诗心”度“赋心”

第三节 《诗》的标准与赋的“正”“变”

小结 文学批评的经术化

 

乙 编 汉赋用《诗》考释

第四章 《诗》三家义辑补疏释

  第一节 《鲁诗》义辑补疏释

  第二节 《齐诗》义辑补疏释

  第三节 《韩诗》义辑补疏释

第四节 与《毛诗》异,或为三家义者辑补疏释

 

第五章 西汉赋用《诗》考释

 

第六章 东汉赋用《诗》考释

 

丙 编 汉赋用《诗》的经义内涵

 

第七章 论汉赋文本中的“大汉继周”意识书写

    ——以汉赋用《诗》为中心考察

  引言 继周者谁?

  第一节 由“周”到“汉”的文本拟效

  第二节 由受命作周到受命立汉的天命书写

  第三节 由西、东周到西、东京之争

 

第八章 论汉赋与《诗》经、传的共生与兼容

  引言 用赋“升堂入室”的假设

  第一节 传与赋

  第二节 汉赋用《诗》序、传语考释

  第三节 经、传思路与汉赋造作

 

第九章 以赋传经:汉赋辞章与《关雎》经解的互动

  第一节 汉赋用《关雎》诗疏释

  第二节 事典与《关雎》之篇名旨意

  第三节 辞章与《关雎》之诗性解释

  小结 “以赋传经”论

 

第十章 义理考据辞章:《诗经》经解用汉赋章句考论

  引言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考据:征实之学

  第二节 义理:引赋以证诗义

  第三节 辞章:以文学解《诗》

  小结 “相济为用”的诠释体系

 

丁 编 汉赋用《诗》的诗性品格

 

第十一章 一个被遮蔽的语体结构选择现象

——论汉赋用《诗》“《诗》曰”的隐去

  引言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诗》曰”的使命:由正音到正义

  第二节 “《诗》曰”的隐去:由重义到事形

  第三节 自铸伟辞,创变新体

 

第十二章 “言”的文学:汉赋用《诗》“四言”之拟效与改造

  第一节 雅言:从“四言诗”到“四言赋”

  第二节 直言:汉赋对《诗》之“四言”的改造

  第三节 微言:依经立义的言语模式

  小结 由“言”而“文”的传统

 

第十三章 文学化的无“音”之乐

——汉赋用《诗》乐考论

  第一节 五帝三王之“圣乐”与《诗》乐

  第二节 典礼雅乐与《诗》乐

  第三节 楚乐新声与《诗》乐

  小结 乐章义与文字义的结合


第十四章 中国早期文学文本的对话问题

——从中西文论契合之视角诠解《诗》赋互文关系

  引言 互文视角的契合问题

  第一节 赋纳《诗》言:引用与暗示

  第二节 祖述《诗》思:仿作与戏拟

  第三节 心摹前构:经赋互文形成的原因

  小结 经赋文本对话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诗》赋互证的经学意义与文学传统

 

附录 汉赋用《诗》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一诗一赋一壶觞

 ——跟随许结老师读书的日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