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探索被称之为“包容性治理”的一种新的治理类型。包容性治理是指通过制度安排确保所有民众平等参与政策的制定并享有平等分配资源权利的过程,其实施需要具备制度环境、主体互动、多元价值立场和原则性规范四方面的要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治理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多重治理模式初现雏形,从而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然而,中国现有的治理方式存在诸如政府主导色彩较为浓厚、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和民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继而衍生出重技术策略、轻过程的“适应性治理”,以及重治理结果、忽略平等参与的“分类治理”等问题。显然,这些治理方式未能很好保障所有民众的平等参与权利,因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包容性治理。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实施包容性治理的要素和条件,只要寻找到合理的突破口,并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包容性治理实践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完全有可能。本书认为,通过向社会放权,培育市场,提高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协商沟通能力,培养他们包容、妥协的品质,有利于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本书通过分析包容性治理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进而探讨其现实运行需要具备的条件。开展包容性治理研究,对于如何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及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