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耽玄与尘居(唐宋道教思想与社会研究)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8812134
  • 作      者:
    程乐松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程乐松,男,1978年出生。1995-200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及硕士学位;2005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2011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两汉思想史、道家与道教思想、中古道教文献、中国宗教研究理论。迄今发表专著一部(《即神即心:茅山真人之诰与陶弘景的信仰世界》),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以经典解读和观念诠释为基本进路的思想史研究,与围绕信仰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展开的社会史研究可以被视作宗教历史研究的两个支点。信仰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始终关切超越的旨趣必然使得信仰以某种思想或观念的方式否定或疏离日常生活和世俗世界,确立独特的宇宙秩序与信仰价值;与之相对,信仰实践的展开又是与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从现实的意义上说,一种纯粹且脱离了世俗生活的信仰是难以想象的。就道教而言,修真登仙的玄思与禳灾祈福的实践是不可分割的,科仪戒律的规制与度牒帐籍的律法也是并行不悖的。如果要尝试理解某一个历史时期中的道教信仰,就需要结合其时的经典文献与社会生活。鉴此,本书以唐宋时期的道教信仰为主题,分别从隋唐时期的道教信仰思想与唐宋时期的律法及信仰关联两个视角展开专题研究,展示上述一体两面的信仰史框架。
展开
目录

上篇 耽玄之思:隋唐道教思想述诠
第一章 隋唐道教思想的复线结构
第一节 重回信仰现场: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隋唐道教思想叙述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复线结构:重述隋唐道教思想的可能
第二章 耽玄与返本:重玄学的展开
第一节 重玄学的文献源流与思想系谱
第二节 耽玄之思与返本之途:重玄学的旨趣与诠解
第三章 玄以契真:形神与心性之间
第一节 众术与一理:登真之道的驳杂与贯通
第二节 形神:以身为体
第三节 心性:玄思契真以为道
第四节 行修:综理阶次
第四章 谱系与境景:信仰的“知识”形态
第一节 玄理与行修之间的内学:隋唐道教的“知识”形态
第二节 主题、结构与理路:隋唐道教内学的构成
第三节 综理循道:《阴符经》与《化书》中的思想脉络
第五章 科戒、法位与济度:隋唐时期的“制度化”道教
第一节 制以成教:规范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节 宫观与位阶:群体化的道教信仰
第三节 戒与律:生活中的信仰规范
第四节 济度与斋仪:群己之间的信仰
结语 耽玄:隋唐道教思想的“-”与“多”
下篇 尘居于世:唐宋律法与道
第六章 身份、秩序与教化:唐宋律法的信仰剖面
第一节 视角的重叠:法制史中的信仰生活
第二节 边界感与世俗性:信仰与律法之间的灰色
第三节 从制度到实践:唐宋律法中的道教
第七章 信仰与制度的诸面相:在政教与正教之间的律法
第一节 制度的多重性:从律法到戒律
第二节 从左道到清虚:道士女冠的身份疑难
第三节 入道与帐籍:道士女冠的身份控制
第四节 从帐籍到宫观:制度化道教的律法层次
第八章 灵验、冥判与左道:叙事中的律法的信仰与互动
第一节 叙事的空间:“信”与“不信”之间
第二节 惑众与妖贼:身份的崩塌与信仰的重建
第三节 灵异、灵验与教化
第四节 通幽神判:信仰助力下的正义
结语 尘居于世的道教:以律法理解信仰
参考文献
藏内经典与古代文献
中文及日文参考文献
西文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