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企的效率(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3108051
  • 作      者:
    作者:童亚辉|责编:沈敏一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作者从国企改革亲历者的角度,提出国企改革首先要明确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即既要弥补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缺陷,又要能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定位赋予了国有经济“盈利性使命”和“公共政策性使命”的双重特性。由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按照分类改革的思路推行,而切不可“一刀切”。作者分别从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三种属性出发,在确立以市场主体为国有企业改革价值基本取向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类型的国企改革从委托代理中授权管理制度的完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路径设计、市场化经营中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责任追究体系的完善、法人治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导论
经济学的神话
同行眼中的“市场失灵”
为科学而“科学”的方法论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中国经济增长的“密码”
国企经济学
第一章 国有企业的地位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形成与性质
一、国有企业的定义
二、国有企业的来源
三、国有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贡献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贡献
二、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贡献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
四、“国企效率悖论”
第三节 国有企业与经济发展
一、发展型国家理论
二、企业家型国家
三、迈向经济理论3
第二章 国有企业的组织
第一节 企业组织形式
一、传统厂商理论中的企业
二、组织的功能
三、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企业组织理论
一、主流组织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二、非主流组织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三、非主流经济学视角下的国企组织
第三节 中国的国企组织
一、人本主义的组织理论
二、马克思的企业组织理论
三、中国国有企业组织
四、企业组织结构比较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治理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特点
一、国外国有企业概述
二、国有企业的特点
三、国有企业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价值决定
一、企业的价值决定
二、国有企业的价值决定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治理
一、公司治理早期形态与典型治理模式
二、公司治理的效用
三、“股东至上”与“利益相关者至上”
四、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五、国有企业的内控体系
第四章 国有企业的效率
第一节 什么是效率
一、帕累托改进与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
二、重要的效率概念
三、效率的度量
四、经济效率概念的陷阱
第二节 国有企业效率研究
一、现有国有企业效率研究
二、现有研究的局限
第三节 国企效率、国资效率与效率来源
一、国企效率与国资效率
二、市场环境引致的效率
三、外部性有为引致的效率
四、国资协作引致的总体效率
五、国有企业效率模型
第五章 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一、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4)
二、承包制阶段(1985—1992)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2002)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阶段(2003—2012)
五、混合所有制改革阶段(2013—)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性成就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二、组织形式的成功转型
三、企业监督体系的逐渐完善
第三节 国企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一、自主权下放不到位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三、战略退出机制的缺失
四、“出资人缺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第六章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
第二节 国企的改革分类
一、国企的改革分类
二、国企的改革定位
三、国企的分类考核
第三节 改革需要突破的若干问题
一、委托代理关系:授权管理制度
二、集中与退出:资源配置效率
三、激励与约束:市场化经营机制
四、追责与容错:责任追究工作体系
五、出资人定位:法人治理体系
六、市场化主体:国企改革价值取向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