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两个重要的语言学思想
1.1.1 Firth论受限语言
1.1.2 Harris论子语言
1.2 来自应用语言学的分析模型
1.2.1 学术篇章组织:Swales的体裁分析模型
1.2.2 元话语意义:Hyland的分析模型
1.2.3 评价意义:Hunston的事态、价值与关联模型
1.3 语料库语言学的理念与分析技术
1.3.1 成语原则与扩展意义单位
1.3.2 型式语法的分析技术
1.3.3 短语序列的分析技术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结构
第2章 学术话语研究的局部语法路径
2.1 引言
2.2 局部语法:背景及概念表述
2.3 局部语法:研究方法
2.4 “例举局部语法”构建
2.5 结论
第3章 局部语法对比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语料库
3.2.2 概念界定
3.2.3 工作程序
3.3 结果分析
3.3.1 评价型式频数分布对比
3.3.2 局部语法型式特征与频数分布对比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概指名词共选及局部话语行为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语料库
4.2.2 工作步骤
4.3 结果
4.3.1 数据分布
4.3.2 语义组分类
4.4 局部话语行为
4.4.1 STUDY组
4.4.2 RESULT组
4.4.3 METHOD组
4.4.4 EFFECT组
4.4.5 CIRCUMSTANCE组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概指名词共选及双重功能
5.1 引言
5.1.1 概指名词的评价功能与篇章组构功能
5.1.2 语篇构建的小句关系路径与多种语篇型式
5.2 研究方法
5.3 数据与分析
5.3.1 概指名词语篇型式分布
5.3.2 “情景-评价-依据”型式
5.3.3 “概述-具体”型式
5.3.4 “问题-解决”型式
5.4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话语行为与话语策略
6.1 引言
6.2 研究设计
6.2.1 研究对象和问题
6.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6.3 数据分布特征
6.4 词语序列的局部功能特征
6.4.1 数值/图表语义组
6.4.2 研究/发现语义组
6.4.3 模型/理论语义组
6.4.4 人称代词组
6.4.5 其他组
6.5 讨论
6.6 结论
第7章 评价型式与意义方式
7.1 引言
7.1.1 评价语言研究
7.1.2 it评价型式研究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问题
7.2.2 分析概念与框架
7.2.3 语料库与研究步骤
7.3 it评价型式的数据分布
7.4 话语意义分析
7.4.1 it v-link ADJ to
7.4.2 it v-link ADJ that
7.4.3 it v-link ADJ for n to 和 it v-link ADJ wh-
7.5 讨论
7.6 结论
第8章 评价型式与知识构建
8.1 引言
8.2 Becher(1989)学科分类框架
8.3 研究方法
8.3.1 研究问题
8.3.2 分析工具与框架
8.3.3 语料库与研究步骤
8.4 数据结果
8.4.1 it评价型式与学科的对应关系
8.4.2 it评价型式的跨学科对比
8.5 讨论
8.6 结论
第9章 事态意义与学术知识构建
9.1 引言
9.1.1 事态、价值与关联模型
9.1.2 事态意义、事态名词与知识构建
9.2 研究方法
9.2.1 研究问题
9.2.2 分析工具与框架
9.2.3 语料库与研究步骤
9.3 研究结果
9.3.1 Nsatus that型式的频数分布
9.3.2 Nstatus that型式的意义与知识构建功能
9.3.3 事态意义的跨学科对比分析
9.4 讨论
9.5 结论
第10章 语义序列与知识构建
10.1 引言
10.2 研究设计
10.2.1 研究对象和问题
10.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10.3 数据分布与语义序列分析框架
10.3.1 基本数据分布
10.3.2 语义序列分析框架
10.4 语义序列的学科分布特征
10.5 结论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11.1 主要的思想与方法特征
11.2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观点
11.3 讨论
11.4 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Beijing CARE语料库信息统计
附录2 英汉概念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