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构与内容
1.3.1 研究结构
1.3.2 主要内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非行为股利政策理论
2.1.1 股利政策无关论
2.1.2 税差理论
2.1.3 追随者效应论
2.1.4 信号传递理论
2.1.5 代理成本理论
2.2 行为股利政策与股利迎合理论
2.2.1 股利政策行为学研究的兴起
2.2.2 股利迎合理论
2.3 股利政策的公司治理动因
2.3.1 外部治理因素
2.3.2 内部治理结构
2.4 理论与文献述评
2.4.1 非行为股利政策理论解释力的局限性
2.4.2 股利迎合理论的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股利规制的发展演进
3.1 股利支付形式与股利政策的一般特征
3.1.1 股利支付的一般形式
3.1.2 股利政策的一般特征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及特征
3.2.1 股利政策形式多样,但不分配比例依然较高
3.2.2 现金股利支付率相对较低,送转股比例相对较高
3.2.3 股利收益低,现金分红分布不集中
3.2.4 股利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所改善,但异常股利政策较多
3.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规制
3.3.1 强化现金分红政策
3.3.2 股权分置改革与限售股流通
3.4 本章小结
4 股利政策迎合行为及其治理的解释框架分析
4.1 股利迎合理论适用的公司治理模式特征
4.1.1 股东至上理念
4.1.2 股权高度分散
4.1.3 市场机制约束
4.1.4 机构投资者强大
4.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迎合与治理的特殊性
4.2.1 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意识淡化
4.2.2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特殊
4.2.3 机构持股治理效应缺失
4.2.4 外部治理条件低效
4.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迎合行为及其治理优化机制
4.3.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治理模式的重要特征
4.3.2 强化分红政策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迎合机制
4.3.3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的迎合机制分析
4.3.4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治理效应优化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强化分红政策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迎合行为实证
5.1 问题的提出
5.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5.2.1 文献回顾
5.2.2 研究假设
5.3 样本选择和变量定义
5.3.1 样本选择
5.3.2 变量定义及指标选取
5.4 检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4.1 股利溢价与市场现金分红状况的关系
5.4.2 强化分红政策背景下的A股市场现金分红迎合行为检验
5.5 强化分红政策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迎合行为的动因检验
5.5.1 模型设定
5.5.2 变量说明与理论假设
5.5.3 实证分析
5.5.4 实证检验结论
5.6 本章小结
6 股改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迎合及其治理动因实证
6.1 问题的提出
6.2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6.2.1 文献回顾
6.2.2 研究设计
6.3 实证分析
6.3.1 现金分红意愿和股利溢价计算及其基本关系
6.3.2 股利溢价对支付意愿的影响预测回归
6.3.3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现金分红政策迎合行为对比检验
6.4 结论分析
7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迎合行为及其治理动因实证
7.1 问题的提出
7.2 研究思路与模型构建
7.2.1 研究思路
7.2.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3 实证分析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股利溢价和股利支付意愿的相关性
7.3.3 股票股利的迎合行为及其治理动因检验
7.4 结论分析
8 迎合理论视角下股利政策决策及其治理动因综合实证
8.1 问题的提出
8.2 研究假设
8.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8.3.1 模型构建
8.3.2 变量选取
8.4 实证分析
8.4.1 样本选择
8.4.2 Tobit综合检验
8.4.3 TobinQ检验
8.5 结论分析
9 对策建议与结论
9.1 对策建议
9.1.1 完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外部治理环境
9.1.2 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9.1.3 暂停我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征收
9.2 结论
9.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9.2.2 创新点
9.2.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