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实际语用的动词重叠量性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037913
  • 作      者:
    作者:李宇凤|责编:李金兰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汉语语法用法纷乱、难以概括的现象,有的是因为发展出了新的用法,突破了常规,有的则是历史来源方面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混乱。相对来说,新的用法是怎么发展的,容易看清;历史来源造成的复杂性,往往习焉不察,动词重叠式就属于后者。作者李宇凤花了很大气力寻绎动词重叠产生的历史脉络,理据就在这里。前人和时贤为了讲清动词重叠的意义,对其来源做了种种假设,本书详细讨论了两种主要来源假说的理据,重点观察了元代至清代实际语料里的用法消长走势,得出了她自己的看法,为总结概括性的语义打下了牢靠的基础。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对动词重叠在现代汉语里各种疑难用法的考察和解释,对限定与非限定、现实与非现实等基本区分做了阐释,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看似不好统一解释的复杂现象。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动词重叠的历史来源辨析
一、动词重叠的两种可能来源及其争议
二、动词重叠来源的可能的逻辑证据
三、动词重叠来源于像似W与“V-V”省略合流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元代VV、“V-V”的时间表达及形义差异
一、VV和“V-V”的时间表达适应性差异
二、VV和“V-V”的性质差异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元代动量结构比较看“V-V”的动量性质
一、“V-V”之重叠V体现动量词的基本句法特征
二、“V-V”之重叠V补足其他动量词的表意功能及动词限制
三、“V-V”之重复动量V与“短时”动量词的相互关系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时期VV与“V-V”的融合发展
一、VV与“V-V”的数量关系与功能关系
二、VV、“V-V”的功能差别与趋同发展
三、VV、“V-V”相似特征的同步发展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动词重叠的语境表现
一、动词重叠的两类基本语境表现
二、动词重叠的小句语境差别:限定与非限定
三、动词重叠的整体语境差别:现实与非现实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词重叠的非限定表现:主宾语用法
一、谓语功能参照:动词重叠主宾语用法之不特殊
二、动词原形参照:动词重叠主宾语用法之特殊
三、双重对比:动词重叠主宾语用法之“抽样类型”特性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动词重叠的非限定表现:定语功能
一、VV、“V-V”作定语的共同表现
二、VV、“V-V”作定语的差异表现
三、定语功能与VV、“V-V”在动词结构系统中的定位问题
四、本章小结
第九章 动词重叠的特殊限定功能:“把”字句谓语中心
一、“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VV与“V-V”
二、明确结果的方式差异:共时“把”字句中的VV与“V-V”
三、表量明确性的互动影响:历时“把”字句中的VV与“V-V”
四、本章小结
第十章 动词重叠的特殊限定功能:已然陈述谓语
一、已然陈述动词重叠的语义语境限制
二、已然陈述动词重叠的表量具体性
三、已然动词重叠的现实陈述本质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动词重叠的非现实表现:直接否定的语境限制
一、意愿否定“不VV”限制体现将然非现实性
二、意愿否定“不VV”限制体现疑问非现实性
三、情况否定“没VV”限制体现评价非现实性
四、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动词重叠的现实/非现实系统差异:祈使与陈述
一、重叠动词的特征
二、动词重叠的句法表现
三、动词重叠的语体倾向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从实际语用到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一、实际重叠的各类动词
二、实际重叠动词的“有界量化”实现
三、动词重叠“有界量化”的语感效应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