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针对中国现实问题,以西部大开发区域战略中的区域减税政策为载体,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理论探讨其对企业生产率的实施效果和作用途径。首先,区分不同类型区域政策的不同经济影响是科学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前提,通过考察区域减税政策的效果,能够对未来政策制定的指向和路径产生一定启示作用。其次,本书总结出区域减税政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路径,能够更加清晰地考量各个作用机制所发挥的效用。再次,本书从宏观层面对Hsieh和Klenow的资源错配垄断竞争模型进行拓展,证明区域政策因子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影响关系。然后从微观层面通过引入区域减税政策对Okubo等的模型进行拓展,将企业异质性引入模型讨论该政策如何因企业异质性而引致不同的实施效果。本书融合了企业异质性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为研究区域政策的微观效应和实施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和新理论框架。最后,本书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考察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综合探究区域减税政策有效性和区域均衡发展问题,填补了区域减税政策对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作用效果的相关研究空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