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式塔治疗丛书”又一本力作,有效展示了格式塔治疗在临床实践和基本理论原则上的z新进展,以及在面临后现代社会尖锐问题时的活力与效力。
2. 作者玛格丽塔▪斯帕尼奥洛▪洛布为意大利格式塔治疗之母,师从著名心理学家伊萨多▪弗洛姆,以及埃尔温▪波尔斯特和米丽娅姆▪波尔斯特,活跃于国际心理治疗学界,本书浓缩了她所创办并领导的意大利HCC格式塔学院30年工作的成果。
3. 本书提出的“朝向未来的此时”聚焦于病人此时此地所透露出的接触意向性,关注未来,发现病人之爱中的美好与诗意,深刻体现了一种关系现象学、美学和场的独特视角。
格式塔治疗又称“完形治疗”,近年来在中国大陆越来越受到重视。“格式塔治疗丛书”收入格式塔治疗领域的经典著作和当代重要作品,旨在全面展示格式塔疗法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基本理念、具体技术,以及z新进展,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也适合心理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阅读。丛书拟定严格的翻译体例,规范人名译名和术语翻译,制定专有名词和术语翻译中英对照表,精译精编精校,译本质量较高。丛书已出版书籍另有《弗里茨▪皮尔斯:格式塔治疗之父》《格式塔治疗实录》《关系中的自体》《觉察、对话与过程:格式塔治疗论文集》四种。
作为意大利格式塔治疗之母,玛格丽塔▪斯帕尼奥洛▪洛布从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教学中提炼出知识,并结合大量临床实例,首创性地提出了心理治疗中“朝向未来的此时”(now-for-next)这一典型的现象学取向。本书也展现了将格式塔治疗与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近期发展联系起来的努力,将五十多年前创立的格式塔治疗,更新到我们这个时代。本书将带领我们进行一场冒险,不仅是求智的,在情感和美学上也是引人入胜的。无论是个体治疗,还是夫妻工作,或在团体之中,我们都能在本书中听到犹如信念一样的东西,特别是对场的可能性的信念,对关系和整体性的信念,对在接触边界上进行创造性调整的信念。
我们已经从一种建立在精神分析诞生时生效的调节原则基础上的文化,转移到20世纪50年代自体调节的主体性范式,然后到真理范式,它从来都不是发生在外部的,而是从关系本身之中产生的,并且不可分割地属于其结构。这种视角使我们摆脱了内心的观点,即将治疗视为满足(或升华)需要的过程,从而朝向一种后现代的观点,在该观点中,“真理的力量”已被“关系的真理”所取代。
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创造性个性化对个体和关系的健康发展仍然具有普遍认可的价值——当代社会的治疗目标不再是断奶或个体化,而是归属,是扎根,是与人相处的深刻感觉。
格式塔家庭治疗既不以症状为中心,也不以家庭正在经历的发展阶段为中心,而是以寻求环境帮助的创造性行动为中心。
当今年轻人的社会体验是“液态的”:无法容纳与他者相遇时的兴奋,对由交际流全球化所提供的交流可能性极为开放。(第10页)
没有一堵包容之墙能让她/他的感受得到理解,明白她/他究竟想要什么。所以她/他去上网,在那里一个搜索引擎会提供答案;她/他的兴奋之情遍布世界各地,她/他找到了所有可能的答案,但她/他找到的不是一个关系容器,不是一个人类的身体,而是一台无法拥抱孩子的冰冷的计算机。第10页)
简言之,治疗艺术便是捕捉病人当下依然在对他者使用的身体和话语的能力。病人在面对治疗师时所选择的错词早已包含着他/她向治疗师暴露自己的动向,仿佛在向一个新的舞步发出古老的邀请。(第126—127页)
治疗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关系,所运用的是安住当下的能力,而不是活在过去的“幻觉”里。(第130页)
每一个治疗故事都带有意向性和独特的抗逆力,有赖于治疗师去看清这些迹象,并对抗逆过程和接触意向的实现给予支持。这就是我所称的在治疗接触中支持朝向未来的此时。(第132页)
这是一些没有被爱他们的人抚育、包容和安抚的人。在隐藏的被阻止希望中,他们体内释放出的负能量是无人听见的,是看不见的,是不受控制的,是随意攻击人的。(第148页)
当今年轻人的体验条件是,必须迅速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在那里教育者——父母和老师——所知道的那些受教育的人还要少。(第153页)
年轻人必须在不清楚自己要往哪里走、不清楚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的情况下找到自己IDE路,而且他们必须迅速做到这一点:电子游戏不停顿地前进,不会等待任何人。(第153页)
他们不能放松,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确定方向的阶段:紧急情况太多,时间太少,没有哪个成年人比他们懂得更多。(第153页)
疗伤的爱是一种聚光灯,照亮了他者的美,是一束在关系中让人课间的光,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和谐的生命力具有的内在完整性,是接触意向性。(第166页)
这个在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接触边界上觉察到“迷雾”的孩子,将发展出一套关系模式,满足他/她作为一个孩子(照顾咋你这个事件中正在体验混乱的父母)的接触意向性,并针对这个情境做出创造性调整。(第177页)
一个嫉妒的女孩在查看未婚夫的短信时,把她对背叛的恐惧投射到了他的身上,但她真正想要的,她的“朝向未来的此时”,是希望收到来自他的关注的一个信息:“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能看到你对我的关心,我喜欢这种感觉——有时甚至让我感到尴尬——我喜欢你给我的所有能量。”(第188页)
青少年必须感到“成年人能看见我是谁”(人格功能),必须感到他/她自己行走在坚实的土地上。(第230页)
序言/1
意大利文版序言/7
致谢/12
导论1
第1章后现代社会中的格式塔临床实践/19
第2章在接触中创造和被创造的自体:格式塔治疗的经典理论/59
第3章表面的深度:临床证据中的躯体体验和发展视角/93
第4章在治疗中叙述自己:朝向未来的此时与格式塔诊断/126
第5章后现代社会和心理治疗中的攻击与冲突/143
第6章心理治疗中的爱:从俄狄浦斯之死到情境场的浮现/164
第7章夫妻心理治疗中朝向未来的此时/184
第8章家庭心理治疗中朝向未来的此时/214
第9章团体心理治疗中朝向未来的此时:在一起的魔力/261
第10章格式塔治疗培训:团体中的新奇、兴奋和成长/289
参考文献/321
译名对照表/337
译后记/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