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任继愈哲学文丛(天人之际编)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40752
  • 作      者:
    编者:侯艳芳//胡朝阳|责编:莫久愚//刘洪洋|总主编:李申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天人之际编》从任继愈先生研究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较大的思想流派、思想人物等的研究论著中辑录文章200余篇,分为“哲学篇”“儒教篇”“道教篇”“佛教篇”“杂著篇”“自序篇”等6个部分。本书论述中国哲学史发展历程,儒教、佛教、道教等各派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和思想及其代表哲学家的思想。本书是任继愈多年来的哲学研究心得,内容丰富,可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既便于研究者对比研究,又有助于研究任继愈的哲学思想。
展开
目录
哲学篇
一、哲学的永恒主题——究天人之际
二、宗教、哲学与人生
三、中国与西方的安身立命之学
四、中国哲学史的特点
五、如何看待唯心主义
六、中国哲学发展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七、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
八、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和多种文化的融合过程
九、详细占有历史资料
一〇、中国哲学的成长期
一一、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的互相转化
一二、哲学思想的继承问题
一三、继承以谁为主
一四、“微言大义”
一五、论阴阳五行说
一六、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研究
一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唯物主义思想萌芽
一八、“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一九、文化遗产的增益现象
二〇、先秦两汉的哲学探索
二一、《易经》本义与后人的解说
二二、《周易》特点和研《易》原则
二三、《周易》研究的方法
二四、儒、道两家思想何以影响深远
二五、已具备了研究孔子的条件
二六、汉以后的孔子
二七、孔子的贡献和被后代的尊奉
二八、天文学与老子
二九、王夫之反对“道生天地”
三〇、不可替古人讲清楚
三一、发展观与老子研究
三二、《孙子兵法》中的哲学
三三、庄周的“回到原始”
三四、后期庄学:从天道自然无为到宿命论
三五、后期庄学: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
三六、后期庄学: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三七、庄周的绝对运动观
三八、虚静和游世
三九、释《庄子?齐物论》篇的“以明”
四〇、韩非的参验
四一、先秦哲学无“六家”
四二、司马迁论历史动力
四三、从汉代的神学经学到魏晋的思想解放
四四、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
四五、玄学简论
四六、魏晋南北朝哲学概说
四七、王弼的“崇本息末”
四八、隋唐哲学概说
四九、李贽思想的进步性
五〇、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民族哲学家
五一、文化发展诸现象
五二、中国哲学的前途
五三、中国哲学的远景
五四、总结传统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五、美学是鉴赏之学
五六、美的范型、形式
五七、论“自然美”
五八、美学、艺术与宗教
儒教篇
五九、上帝、祖先崇拜及其演变
六〇、宗教变化的四种形式
六一、宗教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神人)关系
六二、宗教产生的两个根源
六三、康德论上帝存在
六四、泛神论在宇宙观方面对宗教的破坏作用
六五、泛神论在方法论方面对宗教的破坏作用
六六、重视对儒教的研究
六七、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
六八、宗教与中世纪
六九、中国哲学与中国的宗教
七〇、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
七一、三教合一
七二、佛教向儒教的靠拢
七三、三教合一与中国封建社会
七四、儒教与封建社会
七五、儒教的彼岸世界
七六、从儒家到儒教
七七、儒教个性与宗教共性
七八、儒教是人伦日用中的神学
七九、主敬、慎独与坐禅
八〇、儒教与国民性
八一、韩愈排佛
八二、韩愈的道统论
八三、佛教与儒教
八四、北宋儒教对佛教的继承
八五、从程门立雪看儒教
八六、朱熹论人性和求仁
八七、朱熹的格物穷理
八八、朱熹的天人合一
八九、事父事君也是妙道
九〇、朱熹的“天”
九一、白鹿洞学规的政教合一精神
九二、朱熹的宗教感情
九三、儒教的国教品格
九四、朱熹《四书集注》的特点
九五、《四书集注》的历史地位
佛教篇
道教篇
杂著篇
自序篇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