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活出生命的意义:青少年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2200347
  • 作      者:
    (美)维克多·E. 弗兰克尔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作者简介
  维克多·E.弗兰克尔(1905-1997),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综合医学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立的“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他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达拉斯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教授职位。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飞机驾照。一直到80岁,他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展开
内容介绍
  《活出生命的意义(青少年版)》是作者通过回顾在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悲惨遭遇,以及在此期间对人性的思考和战后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写成的一本关于“意义疗法”的人生哲学巨著。读来震撼心灵,发人深省。
  1938年,德国入侵奥地利,随后奥地利被并入德国。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捕,并被送往集中营。作为犹太人,弗兰克尔未能逃脱厄运。尽管已经获得美国签证,本可以离开奥地利,但因为担忧父母,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谁知不久,他和妻子、父母、兄弟等家人被先后送进了集中营。
  知道二战历史的人,对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都应该有所了解。在到处充满死亡气息的集中营里,个体作为人的尊严几乎被毁灭殆尽。在被称为“死亡工厂”的集中营里,囚犯们只是一个个标在衣服上的号码,而一个号码的死活无关紧要。
展开
精彩书摘
  《活出生命的意义(青少年版)》:
  外人很难想象在集中营里人命是多么不值钱。囚徒们虽然受尽折磨,但在看到重病号的遭遇以后就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集中营对生命的不屑一顾。瘦骨嶙峋的病号被扔到一架两轮车上,由囚徒拉着送到另一个集中营,这样的事还常常发生在暴风雪天。如果哪个病号在车子出发之前死了,也要一起拉走。名单上的号码一定要对得上!一个囚徒的意义就在于他有号码,因此号码才是最要紧的。囚徒成了名副其实的号码,不管你是活着还是死了,都不重要。一个“号码”的死活无关紧要,号码所代表的囚徒的生命更无所谓。你的命运、经历、名字全都失去了意义。运送病号时,我作为医生需要陪同他们从巴伐利亚集中营到另一个集中营去。有个年轻的囚徒,因为他的兄弟不在名单上,所以他的兄弟就得留下来。经他苦苦哀求,号长决定来个调换:他的兄弟顶替了另外一个愿意留下来的人。但是名单上的号码不能对不上!这其实很简单,这个人的兄弟只是和另外一个囚徒换了号码。
  正如刚才所说,我们没有任何证件,每个人如果还有口气,那就算幸运了。对别人身上的一切,比如裹着身体的布片,都只在被派去运送病号的时候才能引起我一点儿兴趣。我们需要对将被送走的病号进行不厌其烦的检查,看他的衣服或者鞋子是否比自己的要好一点。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命运就是那样了,但那些留下来的人、还能干点活的人,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自己的条件,尽可能地活下去,人们也并不因此而感伤。囚徒们觉得自己的生死取决于看守的情绪,这使得囚徒们更不像人。
  在奥斯威辛,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事实证明它很管用,后来还被绝大多数狱友采用。这条规矩就是要如实回答所有问题,但是对没有明确问及的一切都保持沉默。如果问我的年龄,我会告诉他们。问我的职业,我也会如实回答“医生”,但不做解释。到奥斯威辛的第一天早上,一名党卫军军官来到操场。当时我们已经被分到各个小队里了:年过四十的、不到四十岁的、钢铁工人、机械师等等。经过一一核对,囚徒组成了新的小队。我所在的小队被赶到另一个监狱,在那里排好队,再次核对后,问了我的年龄和职业,又把我派到另一个监狱,分到另一个小队。这样折腾了几次,我就很不高兴了,因为小队里都是陌生人,说话都听不懂。最后又一次进行甄别,我重新回到第一个小队!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已经被赶来赶去好几个来回了。但是我知道,在这几分钟里,我的命运被改变了多少回。
  运送病号到“休息营”的车队准备完毕后,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号码)被写进一个名单,因为需要几个医生。但没有人肯定我们到底是不是去休息营,而几周之前也是这个车队,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它最后去了焚尸炉。看守表示,谁要是自愿值夜班就可以从运输队名单上划掉,82名囚徒马上报了名。25分钟后,运输任务取消了,但82名囚徒还在值夜班的名单上。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那意味着在以后的几个礼拜中死亡。
  后来又安排运送,大家还是不知道这回是不是又是个骗局,就像上次那样,骗病了的囚徒最后卖卖死力气。哪怕让他们再干两个礼拜也是好的,最后还是会送他们到焚尸炉。主任医生比较赏识我,有天晚上9点45分时偷偷告诉我:“我在勤务室跟他们说了,你可以把自己的名字从名单上划掉,10点以前还来得及。”
  我告诉他,我不能这么做,我已经学会顺其自然了。“跟朋友们在一起也很好,”我说。他的眼睛里现出惋惜的神色,好像他知道一切……他默默地跟我握了握手,似乎在跟我永别。我慢慢地回到监狱,那里有个好朋友正在等我。
  “你真的要跟他们一起去?”他伤心地问。
  ……
展开
目录
序言(张东宾译)
自序(吕娜译)
第一部分 在集中营的经历(吕娜译)
第二部分 意义疗法概略(张东宾译)
追求意义的意志
紧张的重要性
存在的虚无
生命的意义
存在的本质
爱的含义
苦难的意义
意义治疗心理剧
超级意义
生命的短暂
自由与责任
精神病学的信条
精神病学的人性化回归
后记(吕娜译)
精选书信(张东宾译)
给威廉(Wilhelm Borner)和塞弗·伯纳(Setpha Borner)的信
巴伐利亚州蒂尔克海姆集中营被捣毁四十周年纪念演讲
希特勒入侵五十周年演讲
词汇表(张东宾译)
维克多·弗兰克尔生平以及大屠杀年表(张东宾译)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