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的功能与使命是促进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外来文化观念的影响是催化文化创新的外部因素,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带动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而深圳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意识则是激发文化创新的潜在动力。
文化创新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特区基本功能的延伸,是对创办经济特区初衷的一种超越,然而,在深圳经济特区,这种“延伸”和“超越”,已形成气候,产生影响,成为新形势下特区新使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作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位于北京、上海之后),位列全国最有魅力城市之林。这表明,深圳的城市形象与客观地位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奠定。但是,由于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主要是深圳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而对深圳的文化现状与文化创新,则很少关注和研究。事实上,深圳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的精神动力,深圳的经济与文化,尤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并驾齐飞,互为给力。深圳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创造了不可忽视的文化成就,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文化创新功能。
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创新功能,有一个自然生成和发展过程,导致文化创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经济特区的功能与使命是促进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外来文化观念的影响是催化文化创新的外部因素,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带动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而深圳人的文化自强意识则是激发文化创新的潜在动力。随着深圳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深圳城市形象与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深圳的文化创新功能显得更加突出。
经济特区的基本功能定位,是探索对外开放条件下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路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成功经验。文化创新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特区基本功能的延伸,是对创办经济特区初衷的一种超越。然而,在深圳经济特区,这种“延伸”与“超越”,已形成气候,产生影响,成为新形势下经济特区新使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创新功能,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圳经济特区文化创新功能的具体体现
2004年11月24日,时值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深圳涵养“文化绿洲”》。文章指出:深圳“一届又一届政府不断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深化文化制度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正在变成‘文化绿洲’”。这是权威媒体对深圳文化发展现状所做出的客观评价。对深圳“文化绿洲”还可作以下的具体解读:深圳文化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下,以市场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为现实背景,焕发着蓬勃生机和青春朝气的新都市文化,它的根本特色是活力与创新。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创新功能就是在深圳新都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从各个方面逐步显现出来的。
(一)文化观念创新。
文化观念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文化创新功能表现最早、最突出,影响最广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一是文化发展理念创新,二是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文化发展理念创新在深圳有一个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特区创办初期,深圳重视文化发展主要基于维护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形象,尽快甩掉“文化沙漠”的帽子这一目的,因此,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是要保持经济与文化平衡发展,故对文化设施建设比较重视,而对特区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思想文化观念,还缺乏文化自觉意识。后来,随着深圳的发展和一些新的文化现象的产生,尤其是在一些人思想保守、对创办特区和特区发展不认同甚至不时抛出贬斥之词的情况下,深圳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这一层面上,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分比较浓,还缺乏真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发展理念。20世纪90年代初,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肯定了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肯定了深圳的敢闯精神。此后,深圳发展的外部文化环境越来越好,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成就也越来越大,改革创新的城市文化形象也逐步建立了起来。一届又一届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新战略、新思路,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现代文化意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发展理念。
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2004年作出了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重大决策,把城市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为发展目标,提出了“努力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两城一都”(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等文化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深圳人的价值观念、时效观念、审美观念在深圳社会发展进程中普遍更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无约不访,有约守时”,“你不可改变我”,“深圳不相信眼泪”,“深圳没有流行色”等形象的说法,成为深圳人文化观念更新的生动例证。
(二)文化形式创新。
深圳文化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在文化形式层面有较突出的表现,这与深圳人敢想敢干、求新求异的创造精神是分不开的。深圳所出现的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深圳文化的精神活力。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深圳大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使之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具体途径。几年来,创办了“读书月”、“社会科学普及周”、“市民文化大讲堂”、“文博会”(全称: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活动形式。这些新颖的文化形式,为市民提供了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的具体途径,营造了深圳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氛围,扩大了深圳的文化影响,增强了深圳的文化辐射力和文化吸引力,成为深圳文化创新的生动载体和明显标志,展现出深圳文化的现代气息和精神活力。
(三)文化产业创新
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文化产业确定为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并重的第四支柱产业,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原则,政府“有形之手”积极推动,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与此同时,紧紧抓住市场主体和文化人才两个关键,努力建立“企业示范基地”、“孵化基地”、“教学和培训基地”这三类文化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积极引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体系完备、结构合理、市场繁荣、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可达10%以上。
(四)文化体制创新
深圳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八大试点城市之一,较早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深圳的文化体制改革,着力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协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要求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了把文化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深圳把转变政府职能视为关键,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政府从以办文化为主逐步向以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为主逐步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变。如今,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已树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实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
二、经济特区的功能与使命驱动深圳文化创新
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的基本功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实践探索、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窗口和试验场。应该说,文化创新并不是创办经济特区的初衷,或者说,当时的决策者和特区建设者尚未顾及到这一点。但是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文化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圳也是势在必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创办和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在客观上也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历史进程。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时,非常深刻地指出:“深圳的主要经验就是敢闯”。实质上,深圳人的敢闯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逼”出来的。特区创办伊始,中央虽然给优惠政策,但几乎没有经费支持,全靠特区人自己去干、去闯。深圳原来只是一个仅有两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要担当起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窗口和试验场这一角色,需要创造物质条件,需要建设基本设施,需要引进人才,需要有改革开放的全新思路。而这一系列“需要”都不可能沿循旧的思维方式,按部就班地去解决,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那一套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开辟一个新天地,建设一个新世界。于是,有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响亮口号;有了“土地有偿使用”的改革创举,有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有了放开劳动力市场、放开物价的大胆尝试,有了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创举,震动全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带动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这一系列的改革创举及其所奉行的现代思想观念,也很自然地演变成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文化现象,并通过传媒影响波及全国。深圳也就在有意无意间迈开了文化创新的步伐。
(二)深圳经济特区要形成和保持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改革创新形象,要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必须切实改变文化发展的滞后现象,充实文化底蕴,推进文化创新
深圳特区创办初期,由于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经济发展的任务又显得相对突出和迫切,客观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再加上国内一部分人对创办特区持怀疑和不认同的态度,深圳文化相对滞后的现象常常被有意夸大和渲染,什么深圳是“文化沙漠”,“深圳特区是一个畸形发展的城市”等说法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区的形象。加快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被凸现了出来。当时的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实力并不强甚至财政经费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建设深圳大学、深圳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甚至发出“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深圳大学”的豪言壮语,充分显示出深圳特区早期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宏大气魄。
深圳在初步具备必要的文化硬件设施之后,从五湖四海汇集到深圳的一批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开始对深圳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展望,率先提出了“特区文化”的概念,并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认同和支持。深圳乃至国内众多的文化精英纷纷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专栏发表文章,畅谈对深圳文化的认识和看法。于是,杨东平先生的“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广东文化北伐”观点,余秋雨先生的“深圳应担当起创造新文化的角色”的见解,刘梦溪先生的“深圳文化是多元融合、充满文化创新活力”的观点,以及深圳本土学者提出的“深圳应建立文化自信”、“深圳并非文化沙漠,而是呈现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深圳文化建设应超越参照、锐意创新”等观点,在国内甚至海外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评价深圳文化,对深圳文化的新观念、新特征和新形态,及其在新形势下对新文化建设的影响,逐步地予以认同和肯定,深圳以一种全新的文化姿态,从特区、从广东走向了全国,在客观上担当起文化创新的角色。
(三)深圳在新形势下要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强市民对深圳文化的特质与内涵的认同。
深圳是移民城市,绝大多数市民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在称谓上大多以原籍为文化标志,如“我是湖南人”,“他是上海人”等。这种称谓有习惯的因素,更有对深圳文化不认同的成分。或者说,缺乏文化的归属感。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广大有识之士,对此密切关注,高度重视。《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深圳主要媒体,开展了“怎样做一个深圳人”的大讨论,启发和引导市民正确认识深圳文化的现代性特征,认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认识文化环境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逐步确定和认同新文化身分,增强做深圳人的荣誉感,树立“深圳给我机会,我为鹏城增光”的观念意识。与此同时,深圳市委市政府通过媒体加强对深圳城市文化精神的弘扬,明确要把深圳建设成为“最有现代文化氛围、最有安全感、最有利于发展、最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一系列举措,既促进了市民对深圳文化的认同,又在客观上推动了深圳文化创新。
(四)深圳要完成中央赋予的新使命,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这些新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实施,无疑需要有一个积极探索、积累经验的过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提供过许多成功经验的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为贯彻新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继续探索创新的新使命。深圳要担负和完成中央赋予的新使命,除了改革创新,别无他途,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化创新。于是,深圳提出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创办了“文博会”这一新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提出了建设“两城一都”的战略构想;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从制度层面全面部署和落实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一系改革创新举措,使深圳的文化创新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外来文化观念催化深圳文化创新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深圳又是移民城市,各地移民来到深圳,带来了本土文化的成分;这样,外来文化、移民文化和深圳所在的广东本土文化,就形成了多元文化结构。文化的多元融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催化文化创新,其中,外来文化影响是带有根本性的催化因素。
(一)深圳特区率先对外开放,较早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渗透。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深圳特区建立并率先对外开放时,内地的改革开放尚未全面展开。深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广度都是当时内地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率先开放使深圳形成了开放的文化氛围,率先开放也使深圳形成了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观念的土壤。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观念,很快就在深圳入土生根,成为深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而演变成新的文化观念意识。如张扬个性的自我意识,不干预他人私生活的宽容意识,依法照章办事的规范意识,珍惜时间、注重效率的时效意识等等,都是在外来文化观念的影响下,率先在深圳得到肯定和弘扬。
(二)深圳毗邻香港,深港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受香港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影响的渠道较多。
深圳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深圳建特区之后,在对外开放的大氛围下,深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执政者与管理者积极学习借鉴香港的管理经验,而普通市民则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不无羡慕和向往,这就形成了一种对香港文化(包括在香港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开放和接受心态。加上深圳可以不受限制地收听、收看香港的电视和广播,大批香港出版的书刊杂志也以多种形式流入深圳,许多港人在深圳投资办产;大量港人往返于深港之间进行探亲或交流,所有这一切都成为香港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影响深圳的渠道。渠道畅通,心态开放,文化交流和文化影响就成为必然。以至于当年初到深圳的人发出感叹:“到深圳就像到了香港。”后来,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圳市民羡慕和向往香港的弱势文化心理明显改变,相反,许多香港人开始认同和羡慕深圳的文化生活环境,深港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双向互动、彼此影响的新阶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