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初期,《黄帝四经》是该学派代表经典。该书曾记载于《汉书》等文献中,但后来失传,直到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黄帝四经》的再度面世,标志着已经湮没了两千年的黄老学思想重新展露了它的本来面貌,为研究黄老学派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
本书校勘精良,注释翔实,解决了原文中许多很难理解的缺字,很好地论证了《四经》原文与其他道家类文献的语脉关系,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译文流畅,阐述切中肯綮。不管是注释中,还是阐述中,不乏精彩论断,呈现出作者对道家思想史的独到观察。本书对理解《黄帝四经》的内容和地位,以及整个道家学说的渊源流变都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黄老学是以老子道论思想为主轴,结合齐法家“法”的思想,以及当时盛行的刑名观念而融会出的新道家思潮。这一思潮试图于社会政治层面提出一套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治国有效原则。《黄帝四经》就是教导君主如何用“道法”来统治百姓的,倡导文武并用、刑德兼行的道法、法术思想。全书分为《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经法》主要是讲治国必须依靠法制;《十六经》讲政治、军事斗争的策略问题;《称》讲施政、行法必须权衡度量,区分轻重缓急;《道原》则主要讲宇宙观。可以说,《黄帝四经》是老子道论在“治国”策略上的具体落实。
本次注译,以1960年帛书小组整理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本为底本,于每篇下列解题,每小节下列内容提要,每小段由原文、注释、今译、阐述等四部分组成,书末附《帛书黄帝四经校定释文》。“阐述”部分有助于更具体、更明确地了解全书的文义和思想底蕴。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
一、帛书《黄帝四经》和《老子》的关系
二、帛书《黄帝四经》和范蠡的关系
三、《黄帝四经》和《管子》的关系
四、《黄帝四经》与庄子学派的关系
五、《黄帝四经》与《易传》的关系
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
七、从《黄帝四经》与传世文献看黄老思潮
八、古代道家的现代化
关于帛书《黄帝四经》成书年代等问题的研究
一、书名问题
二、一人一时之作
三、成书年代
四、稷下之作
五、结语
第一篇 经法
道法第一
国次第二
君正第三
六分第四
四度第五
论第六
亡论第七
论约第八
名理第九
第二篇 十大经
立命第一
观第二
五正第三
果童第四
正乱第五
姓争第六
雌雄节第七
兵容第八
成法第九
三禁第十
本伐第十一
前道第十二
行守第十三
顺道第十四
名刑第十五
第三篇 称
第四篇 道原
附录: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校定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