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手机文化产业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54511
  • 作      者:
    金燕,王琼花,吉腾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琼花,女,重庆万州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现任重庆工程学院副校长。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先后在北京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清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西南大学行政管理、教育学管理专业学习进修。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或参与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等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厦门市“三八”红旗手、厦门市优秀教师、厦门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市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科教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吉腾渝,男,四川内江人,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现任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学院信息中心主任。近年来,主持、参研国家社科项目、西部项目3项,市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金燕,女,重庆綦江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硕士学位,副教授,现任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与动画系副主任、手机动漫研究所所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传媒新论丛:手机文化产业研究》聚焦手机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实践,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手机文化产业的艺术现象和本性,探查手机文化产业艺术本体,廓清文化、艺术与商品之间的界限。《传媒新论丛:手机文化产业研究》有利于摆正手机文化产业在艺术与产业之间的位置,建构和完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对于拓展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丰富文化产业研究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传媒新论丛:手机文化产业研究》:
  首先,手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手机文化产业以新的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通过具体地探讨发展手机文化产业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式、机制、现状和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大众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引领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丰富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等具有重要价值。其次,手机文化产业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添了新的活力。手机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一则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浩瀚无穷;二则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手机拥有量世界第一,有足够的消费空间支撑手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系统地研究手机文化产业,促进其大力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还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换代,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国际接轨,最终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手机文化产业在拓宽、升级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空间的同时,也为拉动我国经济内需创造了有利条件。
  具体而言,全面且深度审视手机文化产业艺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本选题借鉴传统文化产业艺术及影视艺术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对手机文化产业所引发的艺术本体变革及其对传统文化产业艺术的冲击进行一次理论上的深度探索——从当前现实语境出发考察手机文化产业的生存状况,对其生存态势进行勾勒并剖判,进而实行审美与文化观照,以便引导其更好地实现文化与产业功能。
  第一,通过与传统文化产业艺术的比较分析,总结、完善、创新基于手机文化产业自身特性的理论体系,厘定其本体生发维度,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手机文化产业的艺术现象和本性,从而引导人们体味手机文化产业艺术睿智的文化自觉,尽享手机文化产业艺术带来的视听综合美景。
  手机文化产业作为动漫艺术形态的一种延伸,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手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后现代艺术产物。然而,人们对手机文化产业的理性认知与学理把握远远滞后于现象和概念的“热闹”的现状,导致认识上“概念大于实质”的尴尬局面,严重地影响着手机文化产业艺术和产业的生态发展。如果说主流文艺形式是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主食”,那么手机文化产业等“微”艺术形式因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渗透性强,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同样起着“化人养心”的功效,则堪称人民群众的精神“零食”,“零食”犹如“维生素”,虽少,但每天一粒,亦可“养心健行”。
  本论文力图以宽广的视角对手机文化产业的本体属性进行学理性的把握,探索其艺术表现特征,从而揭示手机文化产业的创作规律。一方面,广泛吸收传统文化产业艺术的普遍特性,将手机文化产业置放于大艺术的平台上予以多维审视和全息把握,以寻找手机文化产业作为艺术研究对象所蕴含的艺术特质和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从手机文化产业本体出发,将传统文化产业置放于手机文化产业的发展新视野,不仅探讨手机文化产业赋予传统文化产业的全新命题,而且对手机文化产业必将引发的传统文化产业的本体变革进行敏感把握。综观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史,无不是从宏阔的艺术现象中总结出相应的艺术理论,用以指导艺术创作实践,艺术理论研究对于指导艺术创作实践有着重要作用。对手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无疑也对手机文化产业创作实践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然而,在经济语境盛行的当下,因为缺乏宏阔的人文背景,我国的手机文化产业艺术理论研究相当薄弱。本研究虽不敢言填补了手机文化产业艺术理论研究的空白,但力求对手机文化产业进行学理把握,扩展其在艺术领域的影响,为研究我国手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手机媒介化的商业应用研究
二、关于“拇指经济”理论的探讨
三、关于手机增值业务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价值取向与主要观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手机文化产业特征论
第一节 手机作为一种媒体
一、手机媒体的诞生与发轫
二、手机由通信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三、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
第二节 手机文化
一、什么是手机文化
二、手机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手机文化产业
一、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二、手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

第三章 手机文化产业结构论
第一节 手机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变革
一、手机媒体带动以手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二、手机媒体使文化传播日益个性化、精短化、实时化
三、手机媒体在3G环境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手机成为文化产业新的营销平台
五、手机媒体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节 手机文化产业核心层
第三节 手机文化产业外围层
一、手机媒体推动了手机网络数据业务的发展
二、手机媒体催生并发展了手机广告业态
三、手机媒体衍生了手机信息服务业态
第四节 手机文化产业相关层
一、手机媒体带动了手机网络技术设备市场
二、手机媒体促进了手机接收终端设备的研发投资
与销售市场的发展

第四章 手机文化产业形态论
第一节 手机出版
一、手机出版的特征
二、手机出版的审美形态
三、手机出版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二节 手机电视
一、手机电视概观
二、世界各国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
三、手机电视发展现状
四、手机电视的未来之路
五、我国手机电视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五章 手机文化产业消费论
第六章 手机文化产业发展论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