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剔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148080
  • 作      者:
    计文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坛独具红楼情韵和张氏风骨的女作家,“情不情”,说穿了不过是“体恤”二字,然而体恤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深情,更要智慧。
展开
作者简介
  计文君,上世纪70年代生于河南。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2001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在中国银行工作十年,2003年至2009年供职于许昌市文联,200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展开
内容介绍
  计文君是近年来出色的青年作家,她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每篇几乎都能引起反响。小说集《剔红》包含四个中篇和两个短篇,其中《剔红》获《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金奖。她的小说文字典雅,意境天成,写入状物精细入微;她善写女性,善写情感,对生命状态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极佳,常常一针挑破人生真相,但她又是温柔敦厚的,对世间的所有残酷她都有着一种清醒的理解和原宥,在世道的善变和凉薄中,满是作家对人心的悲悯。小说中别致的人生感悟,令人惊艳。
展开
精彩书评
  计文君已经是一个准备好了的作家一一具有艺术地理解世界的眼光和感受世界的皮肤,足够的表达欲望和耐心,能够准确敏捷地调用语言,在纷乱零散中将事物组织起来赋予精密形式的能力。
  ——李敬泽
  
  计文君的小说仿佛出自深宅大院:它典雅、端庄,举手投足仪态万方。因此她是一位带有中国古典文化气息和气质的作家;另一方面,它诡异、繁复、但也俏丽,修辞叙事云卷云舒。她的小说有西方20世纪以来小说的诸多技法和元素。但是,计文君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西方的,她是现代的。
  ——孟繁华
  
  计文君的小说回答了我心中的一个疑问:宝二爷和林妹妹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他们是否能够相逢?他们将如何相爱?他们又将如何死去?
  ——李洱
  
  计文君之所以化腐朽为神奇,得益于她艺术地将后现代、后后现代诸元素糅合在一块,巧妙拼贴,将旧故事赋予新意味,体现了作家捕捉生活的巨大能力。
  ——徐坤
  
  计文君的小说细腻丰富,令人迷醉,她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小说艺术本体性的持续思考,令人对她的写作未来无限期待。
  ——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颁奖词
展开
精彩书摘
  藤椅上的菊书,想起丈夫暴着青筋跟她争功,不觉心里一躁,可身子又懒得动,只是恨恨地用力拍打了几下藤椅扶手。谁都不能跟她来争,她豁出自己拼打来的家——丈夫,母亲,兄弟,儿女,甚至侄子侄女,都可以享用她的胜利果实,只是不能跟她争功!婚后菊书跟丈夫一直住在西关大街铺面房的楼上,好不容易从供销社分到一套新公房,她让弟弟一家带着母亲去住了。老房楼上楼下又变得拥挤不堪,她那两双儿女噌噌地长,再也摁不到一张大床上了。
  小女儿周爱冬上小学那年的冬天,周庚甫和赵菊书在灯下为落实自己家的房产政策准备材料。周庚甫写材料自然没有问题,写完了他看着赵菊书,那目光在无声地发问:平白地要回自己的房子,这可能吗?
  赵菊书一把抓起他写的那摞纸,塞进抽屉,上床睡觉。她不跟丈夫讨论,甚至都不看丈夫的目光,看了会心慌,看了会害怕——菊书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她的泼悍就像荒野中走夜路人的叫喊,不过是给自己壮胆而已。
  街道,办事处,房管局,法院——从市中院到省高院,铜墙铁壁,千坑万陷,也是一座天门阵!赵菊书人生最激烈也最辉煌的一幕就此拉开。
  三十七岁的赵菊书,自然不再轻易撒泼打滚了,她敲开各处办公室的门,耐心地记下里面那些人措辞费解含义模糊的话——他们的话就是具体的现实的政策,对于政策要好好领会,菊书也没白受这么些年的政治教育,记下后回家和周庚甫深入探讨,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释角度。当然,要让“他们”同意这个角度,还需要一些沟通。于是菊书带着些难得一见的东西,诸如香蕉菠萝哈密瓜上好的大枣木耳黄花菜等等,去跟他们沟通了。物质匮乏时代严格的配给制度下,在供销社系统工作的菊书拿出来的礼物,还是有些影响力的。最终的结果还算理想,父亲买下的那处院子后面共七间房屋,四间无偿返还,剩下的三间,现在的租户不买,菊书可以购买。他们这样处理自然有他们的根据,菊书全力拼凑够了二百八十块钱,拿到了一纸拥有房产的凭证。只是要把这张纸变成可以住的房子,还要颇费些周折。
  七间房里住了六户人家,除了两家听说自己住的公房变成了私房,觉得不可靠,当即就打算搬家了,剩下的四户都不肯搬,当过街道干部的老司婆甚至警告菊书别得意,这事儿不定怎么样呢?去法院是周庚甫的主意,菊书开始也听了,后来发现打官司是个陷进去就拔不出腿的泥坑,没完没了地调解,好几年下来,也没人给她个痛快话。周庚甫倒像是上了瘾,写的诉状被受理案子的法官夸奖了两句,他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谁知道那人反而判得更不好,他们连撵人的权利都没有了。周庚甫拉菊书去了省城,花不菲的票价请高院一个年轻女子和她对象去看“走穴”来的明星演节目,结果案子发回市中院重审。又有两家不耐烦折腾,搬走了,剩下的殷老师家是没地方搬,老司婆还是死硬,菊书也就来硬的了。
  ……
展开
目录
白头吟
西街
剔红
开片
你我
此岸芦苇
后记:且留几分听琴读香的心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