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葛源镇最大的地主要算是姓刘的举人,不仅有万亩土地,还有水牢。这个刘姓的举人与我父亲这一支刘姓是否有什么关联,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父亲这一支刘姓祖祖辈辈都以种佃田为生,生活十分清苦。
葛源镇是一个大集镇,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就有先人在这块肥沃而又富饶的山谷中发现了生机,并留下来在澄澈的溪水旁开荒耕种、建造房屋、繁衍生息。在葛源村和枫林村,路旁还有石柱天,这在许多古镇上也是难得一见的遗物。
1982年,横峰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考古工作中先后在白石廊、枫林、上黄溪、下黄溪等历史悠久的景观地区发现了多处商周文化遗址,并挖掘、采集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等文物标本。时至今日,漫步在葛源镇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幽幽古韵:整个葛源镇仍然保持着古老山村的风貌和民俗,土墙、瓦顶、禾基、走廊、拖步、天井构成了独特的农舍房屋造型;鹅卵石铺设的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麻石板架设的拱桥,结实雄伟,美观大方。
据史书记载,早在隋末唐初年间,曾有苏、冯二姓人家定居在溪水源头;在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的时候,玉山县大横塘祠堂又有郑姓人家迁徙至此;再后来,蔡、叶、骆、金等姓氏人家相继迁入此地。到了宋朝的时候,由于外来人员的不断涌入,葛源便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山区集镇。当时葛源镇的规模和繁荣程度,可以从“小小横峰县、大大葛源街”这句俗语之中获悉。
葛源镇,在汉、唐时期隶属于弋阳县,到了宋代,规模逐渐扩大的葛源镇的建制,属上饶县安辑乡;明代嘉靖年间朝廷设立了兴安县,葛源镇又被划归兴安县管理,这个兴安县就是现在的横峰县。人杰地灵的葛源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曾经走出过多名朝廷要员,有记载的便有南宋以后出仕任职的刑部主事、大理寺右丞、翰林院编修、御史、巡抚、知府、知县等多种官员。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葛源作为闽浙赣根据地的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2月,方志敏同志带领赣东北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弋阳迁驻葛源。之后,分散在各地的特区工、青、妇、农、军校、银行等机关单位也相继入驻葛源。1932年11月,在葛源相继成立了中共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自此,葛源成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块革命根据地后来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成为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齐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并被中华苏维埃政府表彰为“苏维埃模范省”。葛源现有众多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司令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列宁公园、红军广场。八角亭……这些革命旧址,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08年10月18日,我的父亲出生在葛源镇店前街的一个贫农家庭里。1908年的葛源,还是一个封建、闭塞的小镇,镇上居民最简单明了的关系,便是地主与佃户的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