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人类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理论是围绕着“人”这个话题展开,最终也都服务和归宿于“人”这个问题。对人的认识,或者说对人性的假设是其思考问题的首要前提,几乎所有的思想理论都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认识和假设上,或者说每一种意识形态都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论,更是以某种方式指明行动方针的人性论,体现着一定的人性认识,只不过对于建构自己理论的人性论或者说对于蕴涵在自己理论中的人性论的认识程度有所区别。有的思想家是自觉地进行人性的分析与建构,而有的思想家则是自发地在一定的人性预设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理论的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人性论的认识往往都决定着理论的基本走向。例如,中国和西方文化传统的重大区别在于各自有着不同的宗教人文背景,从中体现的人性观也自然迥异。两种异质的人性论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反过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这也是中西方理论发展走向不同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人性的不同信念,常常反映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当中。席勒是从人性开始对时代的人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人性的分裂现状的,他的美学思想也是针对人性分裂现状而进行的思索,并指出了疗救的方案。因此,人性作为席勒美学思考的出发点,成为贯穿于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中的一根主线。我们有必要对人性稍做探讨,对西方人性史做简单的梳理。
要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所指,首先要明白这个词语的一般意义或者特定意义。人性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更多时候是作为伦理道德的重要概念而存在。人类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性的探讨,但是人性的答案仍然呈现出多意和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先从根本上来认识人性这个词。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智慧的哲人最早提出了人性观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在探究人性一词的真正语源时发现这个词实际来自拉丁文的“Paideia”——开化、教育、教化。而在汉语里,人性,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就是指人的本性。我们从“人性”这个词的辞源来理解,或许更有助于对其意义的表述。“人性”这个词由人和性两个字组成。关于“人”这个字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精神和文化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定义,在汉语词典里“人”的解释是这样的:由类人猿进化来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能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等动物。也就是说,人在这里是一种物种的全称,指人的一种共同体的存在,它具备每一个个体的共同特征,能代表个体的存在。而“性”字在汉语词典里也有多重含义,但是基本的解释为: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例如性质、性能等,也就是说“性”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是附属于人或者事物之中的。对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过这样的解释,例如《简易道德经》里所述:“观物观性,有谓:万物有性,万事亦有性,先类之再别之,性可属也。类类不同,别别不同,绝无仅有之处,性也。”荀子也指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这些说法都说明万事万物虽然都有性,但是这种性无法单独存在,而必须附庸在物体之上,使物体区别于其他而存在。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属性”,人性就是人的属性,是指一切社会中的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属性,它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是意味着在每一个社会里都会表现出来的必然的、不变的属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