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506320
  • 作      者:
    卢东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证研究,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方式与沟通策略,分析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归因、感知和期望,预测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行为反应。《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揭示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心理机制,为企业正确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整合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战略、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进行差异化定位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帮助。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适合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营销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企业管理者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开展社会责任营销的参考指南。
展开
精彩书摘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三、本书的框架结构
  本书的行文安排和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本书的总体构思。首先提出问题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其次提出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必要性,回答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再次介绍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阐述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及本书的行文安排。
  第二章为理论回顾和研究述评。本章首先回顾了现有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对不同观点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内涵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明确本书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和定义。其次以消费者为中心对营销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重点评述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与外部产出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产出的调节变量。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指出这些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未来研究方向及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三章探讨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本章探讨企业如何宣传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如何与利益相关者和外部世界沟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章以意义建构理论深入解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沟通策略,并探讨了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所适应的组织特征,以期为企业正确选择和有效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沟通提供帮助。
  第四章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类型与沟通方式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在回顾以往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沟通方式分类的基础上,根据Ellen提出的消费者感知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基于归因理论分析消费者对不同类型和沟通方式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归因。然后通过两次实验比较制度型和促销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及沟通信息来源于公司广告和媒体报道,以及信息透明度高低不同时,消费者对公司评价和购买意愿的差异。
  第五章研究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归因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本章基于归因理论,探讨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归因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通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事件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利他归因会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而利己归因会负向影响其对企业的态度和产品感知质量,并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归因经由企业态度、产品感知质量的中介作用,影响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降低利己归因的负面影响。
  第六章研究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绩效和期望对消费者公司认同、公司评价和产品评价的影响。本章根据期望理论中的期望不一致模型,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绩效和期望的不一致对消费者的影响模型。然后通过对万科在汶川地震中的捐款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验证提出的理论模型,指出企业能力提高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从而增加了消费者期望与感知绩效的差距,而消费者期望对消费者的公司认同、企业评价和产品评价会产生消极影响。
  第七章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维度对消费者支持与抵制行为的影响。本章基于公司营销的观念,探讨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期望的不同维度及其对消费者支持与抵制行为的影响。通过网络问卷获取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存在经济、法律、伦理和公益四个维度,并且消费者更关心公益责任;消费者支持与伦理和公益责任正相关;消费者抵制与法律、伦理和公益责任正相关,但与经济责任负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不同维度的作用。
  第八章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本章运用亲社会行为理论分析消费者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构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与内外部动机影响消费者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调查消费者对中国移动“绿箱子”环保计划的参与行为验证模型,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社会规范、感知效能和自我强化正向驱动消费者的参与行为,而参与成本削弱消费者的参与行为,并且消费者的参与行为直接正向影响对发起公益活动公司的品牌态度。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应用环境定位策略,提高消费者参与行为。
  第九章研究产品伤害危机中的消费者抵制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本章基于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将消费者抵制行为视为道德判断的结果,从道德推理和道德直觉两种路径构建消费者抵制模型,通过对某品牌汽车产品伤害事件中的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研究发现:在道德推理中,危机相关性正向,而企业能力联想负向影响消费者抵制意愿:在道德直觉中,危机相关性和严重性刺激谴责他人道德情绪(蔑视感、愤怒感和厌恶感)的产生,并经由情绪的直觉效应正向影响消费者抵制意愿,但企业社会责任联想缓解了谴责他人道德情绪的强度;企业能力联想增强了而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削弱了危机严重性的感知;危机相关性正向调节谴责他人道德情绪对消费者抵制意愿的影响。
  第十章为结论与讨论。本章对全书主要结论进行总结,阐明创新点及研究意义与贡献,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背景
一、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背景
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
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本书的框架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述评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第二节 营销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顾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投入
三、企业社会责任内部产出
四、企业社会责任外部产出
五、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产出的调节变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
第一节 组织理论中的意义建构理论
第二节 基于意义建构过程的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节 基于意义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的组织意义建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类型与沟通方式的响应
第一节 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沟通方式下的消费者响应模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类型
二、企业社会责任沟通方式
三、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归因
四、概念模型的提出
第二节 不同沟通方式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下的消费者响应
一、假设提出
二、实验设计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三节 不同信息透明度下消费者对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响应
一、假设提出
二、实验设计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归因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消费者响应的效应
第二节 模型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三、假设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意义
三、管理实践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与期望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绩效与期望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模型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期望理论
三、简要评述
四、模型发展
第二节 模型实证研究
一、样本数据的获取
二、测量问卷与测量题项
三、共同方法偏差
四、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五、假设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意义
三、管理意义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支持与抵制
第一节 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期望对支持与抵制行为的影响
一、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维度
二、企业社会责任期望和消费者的支持与抵制
第二节 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的测量
二、数据收集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意义
三、管理实践意义
四、研究局限和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消费者参与企业发起的社会责任活动
第一节 消费者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
一、亲社会行为理论
二、消费者参与动机
三、品牌态度
第二节 模型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变量测量与量表纯化
三、抽样调查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管理应用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产品伤害危机中的消费者抵制
第一节 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响应
第二节 消费者对危机企业的抵制和企业联想的作用
一、感知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抵制意愿的影响
二、负面道德情绪的产生及其对消费者抵制意愿的影响
三、感知相关性对谴责他人道德情绪效应的调节作用
四、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和企业能力联想在消费者抵制中的作用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
二、变量测量
三、数据收集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管理意义
四、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研究结论、理论贡献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理论贡献
第三节 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