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疑案正解》:
文化修养 根据历史记载,慈禧文化程度很高。在官僚家庭生长的人与在贫民家庭生长的人相比,其气质、欲望都是不一样的。史料记载,慈禧曾在承德避暑山庄中同咸丰皇帝一起看奏折。这绝非偶然,慈禧太后在入宫之前定然受过一定教育,本身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政治见识,故而慈禧生长于四品官员家庭比较可信。
四品官员之家已经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其父在官场上的一些活动及祖辈的一些影响,容易对慈禧儿时的心灵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作为官僚家的小姐,家中很是注重其琴棋书画方面的培养,所以说在慈禧入宫之后,纵然在琴棋书画这些方面不出类拔萃,也有一定的基础。
清朝有个传统,皇帝在春节和重大节庆时,要书写大字、对联,并将这些字赐给官员,官员以得到皇上的宝墨为荣。而且练习文墨书写,能够使皇帝得以修身养性,沉下心来静心思考。所以清朝的皇帝都要练习写字,尤其在元旦、春节时,向臣下赏赐墨宝,已成为一个传统。
而慈禧俨然已把自己也看成一代帝王,她在政务闲暇时也会练习写字,并把自己写的一些福、禄、寿等大字赐给臣下。现今有慈禧的一些墨宝流传下来,如一笔写下的很大尺幅的龙字、寿字等。慈禧写了很多字,虽然写得并不是尽善尽美,但慈禧写大字的功底还是有的。
慈禧还善于作画,画一些花鸟、丹凤朝阳、罗浮真影等,并加盖“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印章,这都有大量慈禧传世墨宝为证。
自幼多智 关于慈禧幼年的事情,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
慈禧的曾祖父曾任户部员外郎,在户部里面管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如写单据、管理库房等。户部是掌管朝廷钱银的地方,国家的大小事情只要用到钱银,皆从户部提取。
道光皇帝时期,一次清点户部的库房时,发现少了十几万两白银。道光皇帝勃然大怒,下令严加查办。若找不到责任人,就要惩处库房的管理者。若想免于罪责,便要把缺失银两如数补齐。
慈禧的曾祖父回家后满面愁苦。户部的员外郎只是一个不大的官儿,俸禄微薄,仅能养家糊口,根本无法拿出数万两白银抵罪,可若拿不出便会遭到皇帝责罚,轻则打板子,重则发配、杀头。
家人知情后一片忙乱,然而幼小的慈禧临危不乱,冷静分析。她对家人说:“莫要慌乱,没有银子可以去借。”于是家人便向亲戚、邻居借来了需要交纳的银子。此时慈禧又说道:“这些银子不能全都交出去,要留一部分打点关系。”而那时她的曾祖父已经因交纳不上银子,被关押了起来。经过家中的上下打点,她的曾祖父才给放了出来。由此可见,幼年的慈禧便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且遇事不慌乱,很有主见。
姊妹不和 说到慈禧的身世,当然离不开她的家人,这里不得不提的便是她的胞妹——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婉贞。
叶赫那拉·婉贞是在慈禧入宫之后的咸丰五年(1855),作为备选秀女进入宫廷里面的。经过选秀之后,便被咸丰皇帝指婚给自己的弟弟,做了醇亲王奕譞的福晋。她便是后来光绪皇帝的亲生母亲。
叶赫那拉·婉贞在醇亲王府里面享有很高的地位,能够参与议事。这位福晋在王府中说一不二,而且脾气很大,经常责打下人。尤其在儿子入宫之后,她思子心切,却又无法时常进入宫廷探望,情志抑郁得不到纾解,便将怒火转嫁到下人身上。在王府里面,婉贞的霸道和厉害是出了名的,上下都敬畏她。
婉贞与慈禧两人之间的主要矛盾,来源于婉贞认为慈禧对她的儿子过于严厉,但碍于身份和政治原因,她又不能多说。就算是在王府之中,说话也要相当谨慎,尤其是涉及当今太后和皇上的话,更是要紧闭嘴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遭到了慈禧的种种试探。
有一次,慈禧赏给他们两顶黄色的轿子,黄色历来是皇家专用,其他人使用将被视为谋逆。醇亲王夫妇自然知道,无论如何都不肯坐。
如此看来,婉贞也是相当有心计的,不因为自己是慈禧的胞妹而放松警惕,且她十分畏惧慈禧,处处抱着十二分的谨慎小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