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周作人论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7496
  • 作      者:
    钱理群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其著作和文章从80年代至今,在几代青年朋友中都有很大的影响。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汉族。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后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后继续与青年朋友以各种方式交流对话,为成长中的学子们打开广阔的精神空间。
展开
内容介绍
  《周作人论》是钱理群的第二本专著,是他对周作人各个面向较为全面的评述。钱理群先是将周作人置于鲁迅的视野里,讨论“周作人道路及其意义”,把周作人的思想道路做了很完整的描述,并揭示他是如何“走向深渊”的;进而探讨周作人的学术文化足迹,将他各种杂学和新文学创作做了分门别类的评述;最后又比较“周作人与同时代者”,在宏观中进行个体的品评、对比,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群体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一、20世纪中国大变革中的历史抉择
  —周作人、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的比较
  (一)
  20世纪是以“亚洲的觉醒”与“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展开”为其开端的。“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的中国的觉醒,无疑在“亚洲的觉醒”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崛起,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东方巨人中国沉睡的时间是过于长久了。但谁会料到,这个几乎已经“老化”了的民族,竟然潜藏着那么巨大的生命活力。本世纪初,她刚刚从“中世纪的停滞状态”中“觉醒过来”[1],短短的几十年间,就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走了欧洲几个世纪的思想历程。这一往无前的民族进取精神在本世纪内一再使举世为之震动。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传统思想的枷锁比任何国家都更沉重。每前进一步,都要与历史的惰力进行搏斗。时代发展的道路竟是如此之艰难与曲折,也为举世所罕见。历史跨入20世纪之后,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进程,始终交织着前进与倒退,突变与停滞,苦闷与追求,彷徨与抉择,充满了饱含血泪的痛苦,也有着最巨大的欢乐。在这历史的起伏中,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知识分子。其最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就有鲁迅与周作人。
  鲁迅的道路完整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发展方向及其全部
  周作
  丰富性与深刻性。他首先比较充分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熏陶,与古老中国的封建传统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成为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而后在十月革命新思潮影响下,他又在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伟大先驱。鲁迅的这一道路,给中国知识分子以至整个中华民族以巨大的影响,至今仍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周作人的道路,以悲喜剧的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觉醒过程中的全部复杂性和曲折性。他曾经背叛封建士大夫阶级,成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但他拒绝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渐渐远离时代的主流,漠视民族的奋起,反对人民的斗争,虽几经挣扎,仍不能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罗网,并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将鲁迅与周作人的思想发展道路作一综合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本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和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并从中引出必要的历史教训,以为后人借鉴。
  (二)
  我们的分析从1907年鲁迅发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周作人发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开始,乃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总的说来还是处于学习阶段—和当时多数“新派”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先是受严复、梁启超、林琴南的影响[2],接受了西方新思想、新文学的启蒙教育,以后又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中,转向章太炎[3],并更广泛地接触了西方各种新思潮以及俄国和被压迫民族的文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从1907年发表上述文章开始,鲁迅与周作人以独立姿态并肩出现于中国思想文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早在19世纪末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就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从“宇宙之中心”的幻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西方。严重的民族危机感引起整个民族(通过自己的先进分子)进行严肃的反省:西方强盛、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什么是根本的民族复兴之道?—正在关怀着民族命运的周氏兄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两个现成的答案:或以为西方强盛在于“物质文明”,遂“竞言武事”,热衷于“制造商估”;或以为西方强盛在于“社会民主政治”,遂“以众治为文明”,而热心于“立宪国会之说”。鲁迅却力排众议,明确提出“欧美之强……根柢在人”,物质文明、民主政治等等,“此特现象之末”。鲁迅由此得出结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4]。鲁迅不同凡响地提出了一个以“立人”为中心的思想纲领,其内容包括争取人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和启发“国人之自觉”两个方面。前者是鲁迅与周作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又各有侧重;后者是鲁迅的思想出发点。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周作人道路”及其意义
一、20 世纪中国大变革中的历史抉择
—周作人、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的比较
二、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道路
—周作人、鲁迅文学观的比较
三、动荡时代人生路的追寻与困惑
—周作人、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
四、两大文化撞击中的选择与归宿
—周作人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考察
五、走向深渊之路
—周作人后期思想研究
第二编 开拓者的足迹
六、周作人及其同代人的知识结构
七、性心理研究与自然人性的追求
八、儿童学、童话学、神话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九、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的考察
十、周作人的散文艺术
十一、周作人的文艺批评
十二、周作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
十三、周作人与五四文学语言的变革
十四、周作人对现代小说、散文理论的历史贡献
十五、周作人与五四诗歌艺术思维的变迁
第三编 周作人与同时代人
十六、周作人与章太炎
—“谢本师”及其他
十七、周作人与蔡元培
—“兼容并包主义”及其他
十八、周作人与李大钊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及其他
十九、周作人与陈独秀
—“宗教问题”论争及其他
二十、周作人与胡适
—两位自由主义学者之间
二十一、周作人与钱玄同、刘半农
—“复古”、“欧化”及其他
二十二、周作人与文研会、创造社同人
—“自然主义”、“浪漫派”及其他
二十三、周作人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诸君子
—“绅士”、“流氓”及其他
二十四、周作人与湖畔诗人
—良师益友及其他
二十五、周作人与俞平伯、废名
—师生之间
附录:当代部分青年眼里的周作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