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84184
  • 作      者:
    鲁洁口述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鲁洁,女,1930年生。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治学之路,回顾她的生活经历和学术发育路径,有助于更为准确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展开
作者简介

  鲁洁,女,四川阆中县人,汉族,1930年4月24日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1988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9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及优秀学科带头人。1993年被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高等师范教师奖一等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是鲁洁先生的口述自传。历史离不开个体生命的参与。把个人的生命遭遇带到整个历史叙事中去理解,个体的经历、个人的情感、意愿等一些东西全都有了背景的依托,历史也因此变得鲜活起来。个人化的生命史是对宏大叙事历史的补充。鲁洁先生是当代教育学者的杰出代表,在《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治学之路,回顾她的生活经历和学术发育路径,有助于更为准确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于作者而言这是“向后看”,而对读者而言,更是为了“向前看”。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乱世孤儿我父亲生于1892年,就是甲午战争之前。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我查了一下历史,就在他出生前后的一年里,日本完成了“十年扩军”计划。所以,父亲是生于患难之中的。我母亲生于1893年,两人相差一岁。
  两人都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有些人好像不屑于从宏观来分析问题,实际上你不能不受大时代的影响。当然,每个人受的影响,在他的具体的生活故事中的表现是不同的,然而这种影响总会在个人生活情境、生活故事中反映出来。我父亲出生在四川阆中,小时候是一个苦孩子,父亲的父亲是一个小官僚,在外面做官。
  四川阆中在靠近长江出口的地方,是一个文化名城,也是一个有很长历史的小县城。它很有历史文化底蕴,那里的醋很出名。因为它刚好位于长江的出口,那个时候也是交通要道。三国时期,是张飞占领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很高大的张飞像。还有很多古迹,去了以后,会从那里的历史古迹中,发现那里历史沧桑的风貌。
  红军长征也走过阆中。
  阆中风景也很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跟哥哥从成都出发到阆中。当时四川有关部门特别派了车子,把我们送过去,走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全都是盘山路,有很多90度的转弯,很险峻,走在前面的那辆省委秘书长坐的车就翻车了。21世纪初期,我们又去了一次,这次路就修得很好了,从成都出发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阆中。
  我很奇怪,过去交通那么不便,那时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是怎么传进去的?后来才知道,是通过基督教。那里有教会,有教堂。现在去查,那里还有晏阳初的档案。晏阳初也在那里待过,留下了不少资料。
  中国的开放是很奇特的,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会已经进去了,真正我们自己的比较先进的文化却还没有进去。当时,西方新的东西都是通过教会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的,全国都是这样。小时候我在上海,上海是一个很开放的城市。那时教会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就进入现在的浦东了。那时浦东在上海是乡下。
  乡下谁去?牧师去了,中国人(中国的知识分子)没去。有的神父讲一口浦东话,是上海乡下话。那时我们不理解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教会很有力量,它通过传道,通过人的信仰,影响了很多人。我的父亲,他后来思想上的变化,接受新的东西,也是通过教会得到的。
  我爸爸是个独生子,我祖父也是个独生子。我父亲很少跟我们谈他的过去。我现在想,因为童年给他很多创伤。他父亲死得很早,死在外面。他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后来母亲改嫁,继父对他不好。
  这些还有一些材料,因为大夏大学要校庆,给他写了个传记〔见本章附录〕。后来,我父亲在上海工作,他的侄子、他的堂侄子来找过他。
  这些远房的亲戚告诉我们说,父亲小时候多次从家里逃出来,逃到他远房的叔父那里,他叔父全家都是基督徒。
  为什么父亲不愿意回顾童年?第一个原因是贫困。他很少说,我们有时会发牢骚,他偶尔会说一两句:不要抱怨,我小时候连鞋都没得穿。就这么一两句。第二个原因是很孤独。他母亲改嫁,又生了孩子,顾不上他,他受了苦,也没有地方可以倾诉。所以,我哥哥欺负我,他有时就会跟我哥哥讲,你应该知道你有多幸福,你有姐姐、有妹妹,我那时什么都没有。就这么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到一种内心的孤寂。第三个原因是很伤他的自尊心。在那个时代,母亲改嫁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他从来没有说过他的母亲,也没有谈过他的父亲。由此可见,他在逃避这段经历。可能在他的记忆里这段经历很痛苦,他有意识地将它封闭起来。
  他很痛苦,心里有很多委屈,包括受到虐待。家里面又有了孩子,继父又对他不好。他为什么那样说我哥哥呢,可能就是因为他觉得,如果有一个兄弟姐妹,就有一个人可以倾诉。他没有地方诉苦,确实很痛苦。他基本上是一个苦孩子。后来,遭到继父的痛打,就从家里逃了出来(这也是亲戚讲的)。逃出来后,就去了一个教会学校,牧师把他收留下来。他就在教会学校里半工半读,当时大概才十几岁。
  后来又只身从阆中来到成都,那么小的年龄,一个人徒步从阆中走到成都。我曾经跟我哥哥一起回阆中,从成都坐汽车到阆中还走了十二个小时。当时我真是很有感慨,父亲那时还是一个小孩,怎么能从阆中走到成都呢?那时都是小路、山路,翻山越岭的。我想他身上肯定缺钱,他怎么走?那个时代的人,那种自我奋斗的东西,很强烈。
  这也是生命的力量。他在家里是再也待不下去了,你看这么难走的路,山路啊,他都不怕!如果能待下去,肯定是不会走的。后来开通公路了,坐车也要走十几个小时,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路,可想而知了。所以,我真的很佩服他。
  成都有父亲的一个堂叔,他们一家人对父亲很好。他的后代,就是我的堂姐、堂哥,我们后来还有来往的。有个堂姐,我在南京时,还接我去她家玩。她是个护士,后来去了香港,又去了加拿大。我去加拿大的时候,还去养老院看过她,那边养老院条件非常好。她是一个基督徒,基本上能安度晚年了。像这样的亲戚,我至今还跟他们有来往,我想我父亲对他们怀有一种感恩的心。
  二、求学之路前面就是父亲的童年。后来父亲在成都念中学。
  半工半读念中学,之后被保送上了之江大学。之江大学就是现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前身。之江大学是教会学校。那时在华东地区有好几所教会大学,在浙江是之江大学、苏州是东吴大学、南京是金陵大学、在上海是圣约翰大学。这是教会办的几所名牌大学。他就在之江大学念书,估计没有念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战了,派出去了一些劳工,相当于工兵,需要翻译,父亲就去应聘翻译了,可能报酬是相当高的。他能说英语,在法国做翻译,所以,他积累了一些钱,后来回国后,再去美国留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
  ……
展开
目录

前言 历练自己的灵魂
1.我的父亲鲁继曾
2.我的母亲杨进美
3.我的哥哥和姐姐
4.我的童年
5.我的小学与中学生活
6.我的高中生活
7.考大学
8.金女人的神韵
9.地下党
10.解放
11.反右
12.“文革”前
13.“文革”十年
14.重建教育学
15.德育学科建设
16.道德教育的现代化:反思与重建
17.学术思想的演进
18.学术行政工作
19.德育课程开发
20.婚姻.家庭
21.我的读书观
22.我的教学生涯
23.教育向何处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