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司法公信的发生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428195
  • 作      者:
    葛天博著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葛天博,安徽濉溪人,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在站博士后,主研司法学,供职于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已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2部,合著(编)2部,主持省市级课题2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司法公信的发生学研究/长江师范学院民族学学科建设学术文库》以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站在法学爱好者的立场,从茶余饭后的杂谈中抽取扔在旮旯的下脚料,进行无厘头地拼凑组装。个人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即既然对于司法如何实现公正这个命题思考了很长时间,那就将之写出并付梓,以慰为之逝去的生命片段。
展开
精彩书摘
  《司法公信的发生学研究/长江师范学院民族学学科建设学术文库》: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常常被政府机关中的上级用来鞭策下级。在现实生活中,一份司法判决是否公正往往会成为社会认为法官是否公正在司法过程中的体现。生活在常理中的公众,从未从法理的角度来考量一份判决的公正与否。事实上,公众从未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判决是否公正的关切。试想一下,有哪一位公众会到政府机关查阅案件,或者主动寻求社会力量纠正不公正的判决。实际上,茶余饭后对一份判决书是否公正的闲聊,基本上是以讹传讹。最终会集中到一点,主审法官的人“差劲,不公道”“肯定拿人家好处了”等诸如此类的结论。即便事实并不是这样,也挡不住这种猜测或者传闻对司法判决的消解。显然,法官个人的品行在公众心里已然成为法官群体所有人的特征集结。
  法官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严于律己,会渗透到司法判决中。其同行亦会对其公正性做出更加符合专业性的判断。毕竟,同行更能够从专业角度把一名法官的日常行为与判决联系起来。而同行在工作之外要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这就为宣扬一名法官是否“靠谱”增添了更加令人信服的信息。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既然同行对某位法官能够做出公正的评判,可见,此人的公正有目共睹。严于律己是建立在传统教化之上的美德,显示传统道德的正义。当严于律己成为法律适用过程中的自觉准则,法的国家性就把合理性正义转化为合法性正义,但是,其蕴含的道德正义不会因为存在的依据改变而改变。
  法官的社会交往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从法官自身而言,并没有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当法律进入平常的社会生活之后,与法官交往的过客多多少少总是希望从法官这里寻求关于个别事件的法律答案。这些事件也许发生在问询人自己身上,也许是受自己的亲戚朋友之类的拜托。显然,基于这些以咨询法律疑问为内容的交往过程,法官不再仅仅是一名熟人,而是一名类似免费提供咨询服务的律师。由于法官处于司法审判的主体地位,如果说律师向问询人提供的只是参考性意见,那么,法官做出的讲解在问询人的心里则形成了法院判决的预先告知。可能法官不会对法律责任的具体额度提供确切的定量结论,但所做出的某一案件的性质确认应与其在真实案件中所做出的结论保持一致。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司法权和司法区
第一节 司法权的属性
第二节 司法权的配置
第三节 司法区的划分

第二章 司法的理念与正义的追求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基础
第二节 司法公正与社会环境——“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启示
第三节 司法技艺与司法公正
第四节 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

第三章 司法公正与司法需求
第一节 司法输送正义的可能性
第二节 司法公正与司法信任
第三节 司法公正与司法正当性

第四章 司法公信的生成与提高
第一节 司法公正与宪法司法化
第二节 司法公信的生成
第三节 司法公信与网络审判

第五章 司法秩序的建构与维系
第一节 法律权利至上与司法秩序建构
第二节 司法伦理考量与司法秩序建构
第三节 人权教育与司法公信建设
第四节 司法管理与司法秩序建构

第六章 守法精神与司法秩序建构
第一节 各守本分:社会秩序的基础
第二节 封建契约解体与守法精神形成
第三节 司法合理性与司法公信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