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
《孟子.告子下》中所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由此可知,竞争对手也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变革就没有发展。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甚至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决心。只有在“外患”的逼迫下,才有可能去调整并积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人要有竞争对手,才能更强大
《孟子·告子下》中所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在计划经济年代就没有?因为计划经济没有完全的竞争,甚至没有竞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在竞争的过程中,通过与竞争对手的较量,可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加以改进和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逃避竞争。
人为什么需要竞争对手?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人性如水,水往低处流。人大都有惰性,如果没有外部和内部因素的鞭策,往往选择停步不前甚至是走下坡路。正如打篮球,如果六个人同时上场,三人一队,打着打着可能就累了,就不用心了。但如果有三个队伍轮流上场,打输了就要下场,这样在竞争对手的存在下,自身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为了留在场上而用心打球。
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心理。但人为什么又会全力以赴地去做事呢?因为有竞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办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有时自己增加一些竞争对手,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
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甚至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决心。只有在“外患”的逼迫下,才有可能去调整并积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竞争存在的情况下,不会给自己设定太多退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家富小儿骄”,就是因为他没有生存压力了,没有住房压力了,所以这样的小孩儿就会慢慢地失去竞争力了。富不过三代,因为老子已经把孩子该干的事情都干完了,该挣的钱都挣了,孩子没有压力了。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原因就在于,如果他不早当家,就无后路可退,这是一个现象。为什么很多北漂的人最终能留在北京,并发展壮大?因为他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交房租,不交房租,在这个城市就待不下去。恰恰是这种不好的客观条件,造就了他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恰恰是这些经历,会让一个人无路可退,人无路可退时,才可能破釜沉舟。
人如果想发展强大,自身努力很重要,但是如果想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和紧迫感,就需要有竞争对手。所以,在管理上,当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领导再去管他,可能就没那么好管了,有时管一个经理没有管三个经理好管,因为管一个经理,好赖他都是第一名,三个经理,就不一样了,由于有竞争对手、优胜劣汰的存在,管理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大公司与小公司
从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商业环境来讲,现在中国很多的行业、公司,在刚起步的时候还是处于野蛮生长状态,这是中国商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相对于大公司而言,小公司在发展中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通过与一些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我对大公司与小公司感触颇深,并对它们做了一个区分。
首先小公司“人穷志短”,为了活下去,往往不考虑客户的利益。很多小公司的当务之急就是自身活下去,它如果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活下去”的时候,能不能给客户创造价值,产品的质量能否过关,服务质量能否达标,能否保质保量履行与客户签订的协议等,这些问题都将因自身处境困厄,为了确保自身“活下去”而忽略。大公司则是“富而知礼”,做百年品牌,就像人一样,只有在丰富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上才更加注重礼仪廉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公司知晓成长的过程步履维艰,取得当前的成绩为之不易,因此为维护自身品牌优势和长远发展,往往加倍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而小公司,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盈利,往往不择手段。小公司没有条件看太远,在行事的时候往往从眼前利益着手考虑,大公司有这样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更能兼顾未来。
因此,跟小公司合作风险比较大,相对来说,跟大公司合作更安全一些。因为首先它们抗风险能力更强,大公司也可能会倒闭,但比小公司倒闭的概率会更小。另外,大公司消化风险的能力更强,小公司胆子大什么都敢说,为了做成业务什么都敢承诺,大公司相对来说胆子要小一些,他们知道如果说到做不到,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我们在选择产品、服务的时候,尽量选择与大公司合作。这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高调与低调
有句话叫“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对于这句话,我不敢苟同。为什么?因为做人、做事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前提之下的,该高调的时候就高调,不该高调的时候就低调。中国有句话叫“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失人的时候就失去了机会,失言的时候就可能埋下了后患,所以高调或是低调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调与低调都是形式,我们不能为了形式而走形式,不能局限于形式,而应该为了需求和效果做出判断。如果一个人喜欢传话,并且不能保守秘密,那么对他就不能说太多,你前脚刚告诉他一件事,后脚可能全村人都知道了。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你自己不彰显自身的实力,对方就可能认为你没实力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交朋友的机会,甚至是合作的机会。这时候一味的低调就会错失良机。所以,高调与低调并不是绝对的,它分时间、分地点、分人物、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总而言之,该高调的时候一定要高调,该低调的时候一定要低调,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拿捏好这个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该高调的时候一定要高调,该低调的时候一定要低调,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拿捏好这个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价值观,更要了解方法论
有些人经常会引用别人的话,名人名言或流行语之类,以体现其价值观,而了解价值观的时候,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了解它背后的逻辑和出发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方法论。价值观,充其量是知识,而方法论才是文化。价值观是表面的现象,而方法论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所以,理解了方法论才能更好地了解价值观。方法论的背后有它的逻辑,如果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人云亦云、道听途说、鹦鹉学舌,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没有多大的意义。重要的是,能透过别人的价值观看到他内心里面的思维模式、逻辑关系,如果能看到这个层面,我觉得才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看问题更应该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它的本质,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面相是心灵的照片
以貌取人、一见钟情,这两个成语基本都是从面相上去评价一个人。有人说以貌取人不客观;一见钟情,钟的不是情,而是脸,这也不客观。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句话叫“人不可貌相”。对于此话,我认为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它,那就是面相是心灵的折射。比如说,心慈面善、面目狰狞等成语,都可以表明人内心活动的好与坏,能反映到人的面相上,好的反映到脸上就是面善,不好的就是面目狰狞。
所以,以貌取人,有没有道理?有道理。那人不可貌相,有没有道理?也有道理。二者矛盾吗?不矛盾,为什么呢?因为,以貌取人有道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人不可貌相,只是个例外。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科学,完全是1加1就等于2,它没有那么绝对。所以以貌取人,有一定道理,不可以貌取人,也有一定道理。
有句诗叫“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可知”,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到人家家里面,不要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看他脸色就可以看出来了。脸色好不好,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人最近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一个人的经历、现状、生活,都可以从一个人的面相上、外表上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以貌取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凡事无绝对。
做大与做强
对于公司的做大与做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要做大,有的人认为要做强。先做大再做强,大而强,小而精。好多发展中的企业面临着做大还是做强的成长烦恼,但从企业的普遍发展规律来讲,做大和做强是不相矛盾的,但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则取决于企业管理理念。在企业的前期发展阶段,管理上肯定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刚开始一部分企业用发展去产生效益,用规模去实现效率。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一味地追求大,“大而不强是虚胖,虚胖的企业难以做强、做久”。因此,还必须去完善企业的管理,用效率去支撑企业的规模,大中有强,强中有大,大与强相辅相成。其实,做强与做大,并不是一对必然的矛盾,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兼得的,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所以,我们在大中求进,在大的时候管理要跟上,机制要跟上,文化要跟上。
厚德载物,心灵跟得上脚步,智慧配得上财富。反之,这个人或者这个公司就危险了。
领导者活在未来,管理者活在当下
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有分工和区别的,领导者是抬头看路,管理者更多的是低头拉车。领导者更多是在战略上去谋划,管理者更多的是在战术上去执行。一个是描绘愿景,一个是把愿景变为现实。一个是规划,一个是实施;一个是总设计师,一个是建筑师。只有这样高下相行的配合才能明确方向,让企业能脚踏实地向前发展,既不误入歧途,又不好高骛远。
我们做企业必须要有远的顾虑,远的打算,远的计划,同时又不能一味地求远,还要能活在当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一定要把当下的事情做扎实了,就像盖楼一样,图纸设计得再好,没有人去盖,或者盖的时候地基打不好,那这个大厦是撑不住的。但如果只有一帮工人,大楼也是盖不成的,因为没有人去整体规划这座大楼。所以规划和施工都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长远的规划,没有执行,那就是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如果只是活在当下,只顾低头拉车,缺乏长远规划,那企业的明天就没有方向,就会发展乏力,甚至会成为无头的苍蝇,误入歧途。
未来与当下必须有机地结合,才能让企业长远地往前行,基业长青。
误会主要源于沟通不到位
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误会在所难免。我认为产生误会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沟通不到位;第二还是沟通不到位;第三仍然是沟通不到位。
沟通的目的是让对方达成行动或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即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良好的沟通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个人素质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他的理解力和沟通能力,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成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才能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并以对方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同时,在适当的机会和场合,依据需求,随机应变。倾听时,用对方乐意的方式倾听,积极探询对方想说什么,换位思考、不打断别人,并通过眼神或语言积极回应。
从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他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大家都喜欢听他弹琴。有一天,他来到郊外,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拿手的乐曲。可是,这头牛在那里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老黄牛仍然低头只顾吃草。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继续吃草。由此可知,“对牛弹琴”式的沟通,责任彻底归于弹琴者。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家喻户晓,讲的是扁鹊见蔡桓公有疾,要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最后造成身死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并虚心接受他人批评和意见的平常道理。若将扁鹊和蔡桓公二人所处时空及身份变换一下,变成现代企业中的领导和员工,细细品味二人的言行及心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影响组织沟通的几大障碍,并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实现有效的组织沟通,促进工作高效、协调地开展。
我们倡导的是平等、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和精神。组织文化是决定组织内部成员价值观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必须去营造有利于沟通有效实现的组织文化。然而,文化毕竟是属于软件因素,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硬件条件的设计和改变来塑造文化。根据不同的沟通情况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沟通媒介和沟通方式。我们国一人,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转变观念,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沟通技巧;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William·R·Tracey曾在《关键技能》一书中建议人力资源经理花65%的时间倾听,25%的时间发言,余下10%的时间才用于阅读和写作。可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对于沟通是很重要的。只有了解别人,给别人一个诉说的机会,才会同时给自己一个向别人诉说的机会。
避免以下几个现象我们可以减少误会的发生。一定要杜绝爱你在心口难开。有很多人,当他喜欢、支持、认同一个人时,他的表现让对方感觉不到,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应该把所有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如果你放到心里,是没有人知道的,只有表达出来才有意义。沉默不是金。不要让别人去理解自己,要学会去告白。只有通过沟通我们才能增进了解,消除误会,相互体谅。摩擦、矛盾的本质在于对事物的认识上。为什么有认识上的差异呢?原因在于立场的不一样,信息的不对称,地位的差距等,所以导致两个人会有摩擦。
在企业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也会产生误会,影响工作效率,而沟通可以让彼此换位思考。解决误会和矛盾的方法有三个,第一沟通;第二沟通;第三沟通。
沉默不是金。不要让别人去理解自己,要学会去告白。
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美
在对一个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很多人会以偏概全。当你发现一个人优点的时候,会觉得一好百好,一白遮百丑。当你发现一个人缺点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一黑遮百美,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在管理上也如此,人虽然都是感性的,但不能感情用事。首先,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明白“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美”,不能以偏概全。
第二,一定要功过分明。当他人有功的时候,应该客观地看待他,不能一好全好。当他人有过的时候,也不能全盘否定,以致影响工作和事业,而应功过分明。
第三,要客观评价。只有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也才能够给他人机会。不然,可能因为一个人的过失,就让他受到冷落;因为一个好的举动,获得你的欢心,然后你将资源倾斜于他,这都是不客观的表现。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居中裁判,保持公信力。怎么才能保持公信力呢?我们要冷静对待,遇事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思考,全面考虑,不要只看待一个人的某一方面,而应通过整体去评价他,这样也能防止被左右。一是防止被自己的情绪左右,防止对一个人过于吹捧、过于抬高、过于贬低。二是防止被别人左右,因为一个人表现的太好了,会使你感觉一好百好,极有可能出现偏听偏信的现象。三是加以辨别,不能因为喜欢这个人,就喜欢他说的所有话;也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就否定他说的所有话,做的所有事情。所以,要冷静对待,以防被偏见左右。
人在最风光时易犯错
人往往在最风光的时候容易犯大错。因为人在非常风光的时候,会过度自信。自信是成功积累起来的,而自信过头了,就会变成自负,自负就是高估自己。所以,人在风光的时候容易由自信转化成自负,会高估自己,同时也会听不进他人之言,即便是别人说的话有道理,也很难听进去。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身边的人就会在其左右吹捧,有的听从,有的盲从。因为一个人成功时,可能别人觉得他说什么话都是对的;一个人不成功的时候,说什么都没人听。所以,人在成功时说的话,很多人不会辨别,都会去顺从,甚至是盲从,就相当于人追星一样。同时从心理需求来讲,一个人成功之后,会通过获取更大的成功来满足自己更大的心理需求,从而找到一个满足感。所以这时人往往容易草率、武断,不理性地去做出一些决定。事实证明,也恰恰是这个时候人最容易犯错。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因为有的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就缺乏谨慎思考,往往只想好的一面,因为之前给他传递的都是正面的信息,而他没有看到负面的。尤其是那些没有制约的人,比如在某个单位是一把手,他就觉得我就说了算,没有人能够制约得了我,往往这个时候更危险。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容易犯错?就是因为有天下第一,没有人制约的思想,有人进谏他不听,有的人盲从他,有的人阿谀奉承他,这个时候皇帝就完全不理性了。
作为企业来讲,在为人处事、看问题、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冷静、冷静、再冷静,然后三思而后行,而不要轻易地去决断。
人往往在最风光的时候容易犯大错。
人才为本,产品为根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有人、有资源、有资金、有模式,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有一个条件是必要条件,就是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有钱、有资源、有市场的时候,如果没有人,这件事情依然不能做。人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事情,成败好坏都在于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有没有后劲儿,有没有好的气象,主要看它的人才结构,看它有没有人才可用。要打造爱才、惜才、用才、聚才的用人环境,建立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高薪留人、股份留人的用人机制,才能保持企业永久的活力。
三国的时候,蜀国的失势,和人才的缺失有着重要关系,“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人才没有,一切也就都没了。人才失去了,大势就远去了。对一个企业而言,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最大的资产,以人为本。这是第一方面。
另外,对企业而言,产品为根。所有的好,最终都不如产品好。客户服务再好,企业文化再好,后勤管理再好,如果产品质量不好,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企业也做不好。产品好,才是真的好。产品好应该体现在价值为王,产品好有哪些好处呢?
在营销上,产品好,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产品不好,仅仅靠广告,靠营销,是本末倒置的。好产品,好营销,这是永久之路,如果产品不好,仅靠营销,就像自身不行光靠忽悠一样,营销的越多,被忽悠的人就越多,那公司的后遗症就越大,越来越没有后劲儿,矛盾会越来越大。所以,好产品是第一位的。另外,“酒香也怕巷子深”,其实不一定,我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巷子的深浅,打广告,是让客户接触到产品的渠道,这并不太难。相对于“巷子”而言,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酒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产品观。产品观应该重点强调“酒”,而不是“巷子”。还有一句话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家会闻香而来,当然,我们不否认营销的作用。
从跟客户的关系来讲,所有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回头率等,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公司的产品好,产品不好,这一切都等于零。另外,好的产品,对员工来讲,能降低销售难度。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客户虽然不是产品专家,但大部分客户都懂产品体验,产品好,体验好,客户自然就来了,员工的销售难度就降低了。苹果手机卖得好,不是因为销售人员的素质高,而是因为苹果的产品好,所以谁都能卖出去;奔驰的车卖得好,不是因为他们的员工就比卖其他品牌车的员工素质高,还是因为它的产品好。产品好,员工就容易卖出去。产品好,也容易留住人。员工把产品卖出去了,他就对产品自信,客户也高兴,员工也高兴,员工就增加了对公司的信心,增加了对行业的信心,这样就容易留人。好产品,才能让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好产品才能避免员工因销售能力不强所带来的困惑、压力。
“人才为本,产品为根”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两大法宝,忽视这两点,企业肯定是没有后劲儿的。如果没有人才,没有好的产品,一个企业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行而不远。
产品好,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产品不好,仅仅靠广告,靠营销,是本末倒置的。
“人才为本,产品为根”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两大法宝,忽视这两点,企业肯定是没有后劲儿的。如果没有人才,没有好的产品,一个企业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行而不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