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与地区差距》从效率和生产率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绿色发展及地区差距问题,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率、结构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在稳增长中提升质量效益,在低碳转型中推动绿色发展,在促进改革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与地区差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采用SFA方法测算经济增长效率,考察对外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二是中国绿色经济绩效研究。从区域、产业等不同视角,采用绿色GDP估算、SBM-undesirable模型、ML生产率指数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中国绿色经济绩效进行分析。三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及其来源分解问题。
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亟待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高投入、高增长、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属于资本和能源双重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率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整体偏低,亟待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人力资本结构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FDI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引进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没有使中国成为“环境污染天堂”;技术进步与结构变迁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应该交互作用,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2)中国绿色经济绩效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成就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会高估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做出较为乐观的判断,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任重道远。(3)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明显。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地区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一西部地区一中部地区”阶梯递减趋势,但这种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已由“U”形转化为倒“N”形,1990年和2003年是两个拐点;要素投入仍是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但其作用在减弱,而TFP在地区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在逐步增强,能否较好地实现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将成为今后各地区增长差异的重要力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