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行政协商的概念
一、广义的行政协商
二、狭义的行政协商
三、基层行政协商的主要特征
(一)民众参与
(二)行政主体主导
(三)以达成共识为目标
(四)行政协商是一种内生性制度
(五)行政协商形式多样
四、行政协商的功能
(一)纠纷解决
(二)促进各方的偏好转变,推动理性共识的实现
(三)平衡利益,增进地方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
第二章 行政协商相关理论分析
一、行政协商与社会分工
(一)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二)社会分工与团结
二、行政协商与自由裁量权
(一)自由裁量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内学者对行政自由裁量的研究
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
(一)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异同
(二)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联系
第三章 基层社会结构分析
一、正式权威
二、非正式权威
三、基层城乡社区成员的类型
四、基层自治
第四章 行政协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一、行政协商的合法性
(一)行政协商是一种依法合作的程序
(二)合作行政增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二、行政协商的合理性
(一)行政协商有利于权力监督
(二)行政协商是一种柔性执法
(三)行政协商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
第五章 我国基层行政协商制度的实践
一、协商的主体
(一)协商的基本主体
(二)基层行政协商的参与者
二、行政协商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二)义务
三、协商的内容
四、协商的程序
(一)协商的正式程序
(二)协商的非正式程序
五、行政协商达成的协议
(一)协议的形式
(二)协议的效力
第六章 基层行政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协商程序的随意性
(二)公民过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政府部门积极追求部门利益
(四)协商中可能导致行政弹性过大
(五)协商结果的实现尚未受到法律保护
二、对策
(一)程序的规范化
(二)公民共同体的作用及公民精神的培养
(三)政府观念的转变
(四)对行政协商引起的行政自由裁量的约束
(五)订立行政契约以保证协商结果的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