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PI是居民生活质量晴雨表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观察通货膨胀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称CPI,它计算的是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是一个与基期100相比较的数值。计算期的价格指数超过100,表明该期价格水平与基期相比上升了,小于100则表明下降了。在2007年5月以前,我国的这一价格指数一直稳定在100~103之间,但是自从2007年5月以后,这一指数开始飙升,到了2008年2月份高达108.7,同比增长达到了8.7%。这表明我国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居民生活成本直线上升。不过,2008年下半年之后,通货膨胀情况有所好转,CPI指数也随之下降。2015年,中国CPI指数同比上涨了1.4%,创2010~2015六年来最小涨幅,说明我国目前经济虽然存在着通货膨胀问题,但是通货膨胀程度有所减弱。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最新公布的2016年经济运行数据中,1月份的消费者指数为101.8,同比增长1.8%;2月份的指数为102.3,同比增长2.3%。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你的金钱价值也随之下降。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涨幅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2015年GDP增长都在6.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应十分理性”。其次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 ;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再者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某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5年后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5年前为基期)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上升,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就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即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即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