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押人员常见问题的解析
在押人员在羁押期间经常会被一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困扰,而自己又无力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这些困扰,很容易引起一些情绪问题,甚至由此导致心理障碍或各种各样的抗改行为,结果得不偿失。正确认识并理性处理好诸如离婚、亲人亡故、改造压力、挫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有助于被判刑的在押人员更好地投入到改造生活中来,避免影响改造成绩和改造进程中发生负面事件。
一、改造压力
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或心境状况,其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不同。在押人员面临着诸多的生活逆境、内心的矛盾冲突,因此压力较常人会更大。正确理解和化解这些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更好地投入到改造过程中来。
1.压力的来源
压力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这些事件导致人们适应不良从而形成压力,在押人员的压力源主要体现在:
(1)生物性压力:如身体疾病、性的剥夺等。
(2)精神性压力: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个体的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不良需求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一些人对自己的未来因此而丧失信心。
(3)环境压力:如人际关系紧张、挫折、重大生活事件(离婚、亲人亡故等)、刑期长、减刑慢等。
2.压力形成的原因
之所以大多数人面对同样的改造压力并没有形成心理问题或抗改行为,这主要要从压力形成的原因说起。有了压力源,并不一定形成压力(超负荷的压力),这是因为压力并不是直接由压力源引起的,而是对压力源的认识及反应不同,才出现的不同结果。我们用“ABC理论”很容易看清压力形成的机制,这个问题留给有压力的在押人员自己去剖析。
3.压力的后果
我们知道一个体形硕大的骆驼,不断给其背上加压,最后把它压倒的是一根稻草,即“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背不动一根稻草吗?显然不是,是它压力承受到极限以后,只差这一根稻草了,所以它趴下了。在在押人员的羁押生活中,有些人由于缺乏化解压力的技能和方法,因此压力不断加大。压力本身不用新的压力源还会自我加大,即恶性循环式膨胀,总有一天也会把你压趴下的。
其结果有三:一是导致心身疾病;二是出现心理疾病;三是出现抗改行为。这三种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那么,应如何有效化解压力呢?
4.压力的化解
在押人员压力的形成主要是由一件件事件形成的压力叠加而成,或者是某一件重大事件形成压力后,压力本身变成新的压力源进一步加大压力,不断叠加、恶性循环而形成的。因此这就要求在押人员正确认识压力,面对现实——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压力源已经出现在了你的面前。因此一旦产生了压力,在押人员应侧重从以下几方面及时化解自己的压力:
(1)注意防止诸多压力事件形成叠加压力。压力源一旦出现要及时化解,比如弄清事件形成的原因,分析自我改进的措施或消除压力源的方法,也可及时找比较要好的人谈谈心或者到看守所心理宣泄室把这种压力发泄出来,做到一次一解决,千万不能闷在心里。
(2)面对重大压力源,要学会用“ABC理论”剖析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防止压力本身进一步形成新的压力源。一旦出现这种恶性的螺旋上升势头要迅速提醒自己:“这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我要控制它!不让它成为脱缰的野马来祸害我!”我相信只要你想控制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控制住它,除非你不想控制。
(3)常想快乐的事。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也就是说起码有一二如意事,常想一二,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去放大快乐的光芒,抑制心底的不快吧!这会有效释放你的压力。
(4)高坚强的个体在面临压力时倾向于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如以问题为中心避免压力无限膨胀,或是寻求社会支持;相反,低坚强的人在面临压力时,则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或感情用事。遇事不回避,冷静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化解压力的有效途径。
(5)感觉压力过大不能自我控制时,应及时提出申请到看守所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或向干警寻求帮助,要坚决防止它使你做出傻事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