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95611
  • 作      者:
    杨子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子飞,男,1985年生,浙江江山人,浙江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信息社会理论研究,近些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武汉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列奥·施特劳斯政治 哲学研究》以反启蒙运动的启蒙为切入口,以古今之争为基本背景,以尽可能地像施特劳斯理解自身那样理解施特劳斯为基本原则,以把握施特劳斯的根本意图为基本目标,以理解和应对当代处境为根本宗旨,全面梳理了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思想脉络。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列奥·施特劳斯政治 哲学研究》认为列奥·施特劳斯的最终意图乃在于:在批判现代性的同时调整现代性,在反思现代启蒙运动的同时复兴古典启蒙的精神,为此他必须通过政治哲学史的艰难爬梳,从后现代的“第三洞穴”重新回到古典启蒙赖以出发的原初境地,进而尝试复兴一种柏拉图式的古典政治-哲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列奥·施特劳斯政治 哲学研究》:
  第一节现代性第二次浪潮
  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是大胆而又自信的,但是这种自信的下面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让一雅克·卢梭第一次将这种危机表达出来,这就是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而施特劳斯给予卢梭以极大的关注,因为没有作者比卢梭更多地谈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也没有人以更热情洋溢的语言来描写“寂静沉思的魅力与狂喜”了。(NRH,291)正是在这些地方,卢梭表现了他与古典政治哲学的亲近与疏离,同时还是在这些地方,卢梭表现了他对他的现代前辈们的批判与继承。
  一最现代的反现代
  卢梭以两种古典观念的名义来攻击现代性:一方面是城邦与德性,另一方面是自然。(NRH,253)卢梭不满于他的现代前辈们所造成的现代人的状况,一种被鄙夷地称呼为“布尔乔亚”的人,这种人介于自然人和道德公民之间,既不能够在纯然自己的世界里获得幸福和满足,又不能够完全地献身子国家。布尔乔亚需要所有的人,却从来不愿意作出牺牲,它只把社会当作达到私人目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的手段。卢梭反对霍布斯和洛克把政治社会的目标仅仅看成是为个人提供和平与幸福,他认为政治社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个人使之成为道德人。这样卢梭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被霍布斯和洛克一再降低了的政治的目标,尽管相对于古典政治哲学来说这目标依然是被降低了的。
  可以说卢梭让个人主义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紧张关系重新浮现了出来。“在某个时刻,他热忱捍卫个人权利或心灵权利,反对所有的限制和权威;在下一个时刻,他以同样的热忱要求个人完全服从于社会或国家,并赞成最严峻的道德或社会纪律。”(NRH,254)“他向他的读者们表达了一个总是来回于两个正相反对的立场之间的人的令人困惑的见解。”卢梭甚至接受了古代关于哲学与城邦之间冲突的观念,认为“科学或哲学必然弱化国家‘哲学’的力量,由此弱化公民与某种具体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他们共同体生活方式的联系。”(NRH,256-257)好公民将自己献身于同胞以及对同胞的责任,科学家和哲学家则与之相反,只顾自私地追求自己的快乐。
  为此,卢梭一方面反对他的现代前辈们把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古典政治家滔滔不绝地谈论风俗与德性,而我们的政治家只谈论贸易和货币。”(NRH,255)卢梭以德性的名义抗议其前辈的堕落颓废主张。但是我们必须立刻指出卢梭所说的德性不是古典意义上作为人之自然本性之完善的德性概念,而是一种政治德性,这是一种要求自我约束甚至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公民社会得以持存的根本基础。因此,卢梭以德性和公民社会的名义极力抨击他的现代前辈们所提倡的启蒙运动,因为以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为特征的启蒙运动势必摧毁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是政治德性因而也是政治社会得以稳定的基石。他认为科学必须保留在少数人手中,它必须对普通人保持隐秘。当然,当卢梭以科学对宗教信仰有害为由抨击科学时,心里想到的是“公民宗教”,即那种仅仅作为社会纽带的宗教。
  另一方面,卢梭又反对他的现代前辈们把自然当作改造和征服的对象,好像必须为自然披上文明的外衣。因为卢梭思想的另一端又将他引向对自然的回归。卢梭高度赞扬了哲学的生活,因为他在纯粹的、不偏不倚的陈述的愉悦和着迷中发现的是完满的幸福和如神般的自足。(NRH,261)他生活于自己之内,没有德性,但却是善的。他是个孤独的沉思者,是个终究无用的社会成员,但却安享着自己的快乐。
  很显然,卢梭受到了古典观念的重大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批判他的现代前辈们。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哲学的社会地位问题上,古典哲人与卢梭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有关科学与社会的古典表述,尤其柏拉图的表述,是为了对抗针对哲学的普通偏见,而卢梭所必须对付的是一种有利于哲学的,有可能更为凶险的偏见——到了他那个时代,哲学不但已经形成受到普遍尊崇的传统,而且成为一种时尚。启蒙运动使得哲学堕落为一种时尚,或者说消除偏见的战斗本身已向一种偏见蜕变。
  ……
展开
目录
绪论 寻找施特劳斯
第一节 为什么是施特劳斯——论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重新发现中国——列奥·施特劳斯与当代思想大解放
第三节 施特劳斯在西方
第四节 施特劳斯在中国

第一章 总论:反启蒙运动的启蒙——论施特劳斯的思想运动
第一节 引言:一种视角的转换
第二节 反启蒙运动的启蒙——论施特劳斯的思想运动
第三节 结语

第二章 现代性的危机与启蒙运动的瓦解
第一节 作为哲学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虚无主义问题——论施特劳斯对现代性危机的独特诊断
第二节 第三次浪潮与现代启蒙运动的瓦解
第三节 社会科学、价值判断与科学的价值——评施特劳斯的韦伯论述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现代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第一节 现代性第二次浪潮
第二节 现代性第一次浪潮
第三节 现代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第四节 现代性有什么不好?

第四章 现代启蒙运动的起源——理性与启示之争
第一节 现代启蒙运动的宗教批判
第二节 “耶雅之争”与神学一政治问题
第三节 哪个上帝?真的死了?——论施特劳斯对现代哲学教条主义倾向的批判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古典的启蒙哲学
第一节 面向整全的生命——论施特劳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观
第二节 作为一种哲学实践的“解释学”——论施特劳斯的解释方法
第三节 哲学生活的当代意义

第六章 古典启蒙的政治一哲学
第一节 上升的路——论作为哲学阶梯的政治哲学
第二节 下降的路——论作为社会科学女王的政治哲学
第三节 政治的“地板与天花板”——施特劳斯论政治生活的限域及其启示
第四节 古典政治哲学有什么好

第七章 后启蒙运动时代的启蒙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自由民主制的古典式辩护——论施特劳斯的政治立场
第三节 政治哲人的政治行动——论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观
第四节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政治哲学史的意义
第二节 从苏格拉底问题到施特劳斯问题
第三节 哲学的邀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