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方之上:人类学西南研究的视野拓展与田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44679
  • 作      者:
    张原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原,贵州贵阳人,人类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优秀中青年专家,他山学社学术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和灾难人类学。代表著作有《在文明与乡野之间》(专著)、《历史、神话与民族志》(合著)等,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地方之上:人类学西南研究的视野拓展与田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神灵与乡民:黔中屯堡村寨的抬舆仪式与社会统合、礼仪与民俗:屯堡人礼俗活动中日常生活的神圣化、神山与家屋:嘉绒藏人神圣历史和社会结构的生成、神山与王权:嘉绒代汝节的仪式考察与神话分析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地方之上:人类学西南研究的视野拓展与田野实践》:
  一、别样的凉山:从“异域边地”到“抗战后方”
  1928年秋,杨成志先生雄心壮志单骑入凉山开展田野调查,一时间竞成为中国学人不甘落后西人,为开辟科学研究的新学田和实现国家的民族团结而时刻准备奉献生命的典范事迹。在这则令人闻之振奋的“新闻”后面,实则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在20世纪初期,凉山虽处中国西南腹地,却仍为一个神秘莫测的异域,是一个被外界想象为难以深入的、充满危险的边地。
  然而,在不到10年时间,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面对当时国家准备长期抗战之需要,在改造边疆与建设后方之形势下,凉山这一貌似“化外”之地的“独立王国”却已变为抗战大后方之一部分,从而开始一个被纳入现代国家之行政版图的过程。在这一被“国家驯化”的过程中,凉山彝区作为一片未知的“新边疆”和急需建设的新后方,吸引着外界的各种目光。抗战时期,基于稳固边疆、建设后方,以及凉山彝区特殊的地理战略位置等诸多考量,当时中国的各政府部门和学术团体以各种方式组织了多支科学考察团深入凉山腹地,如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先后于1936年和1939年两次组织“四川民族考察团”深入凉山腹地,著名学者马长寿在这些考察之后形成了《凉山罗彝考察报告》;1939年,中央庚款董事会组成的“川康科学考察团”派一部分成员经西昌、过凉山、到雷波;1940年,任教于中央政治学校边政专修科的江应樑先生得到中国边疆建设协会的协助和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的支持,逆大渡河进峨边、屏山,而至马边人凉山,后出雷波而达金沙江岸进云南,历时百余日,后完成《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的写作;1941年,西南联合大学“川康科学调查团”由昆明出发经滇西至西康再达西昌,考察凉山的森林、矿产及民俗,是当时唯一步行穿过大小凉山的考察团,随团调查的曾昭抡教授后于1945年出版了《大凉山夷区考察记》;1943年,时任燕京大学成都分校教授的林耀华得到中国抗建垦殖社、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哈佛一燕京学社3个机构的支持,历时87天深入大小凉山腹地,并于1947年出版了《凉山夷家》。可以说,抗战时期正是外界深入彝区,通过种种实地考察来认识这片神秘边地的一个黄金时期。将抗战时期外界对彝区的实地考察与研究论述放在一个更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中,可以看到这是对中国知识分子从20世纪初就开始的国族建构与国家建设之努力的一种深化与延续。在知识界兴起的对于边疆边民之研究兴趣,正是国族建设中确认国家疆界与划定国民范畴的一种国族话语形塑和国家观念实践的关键环节。而这一工作的时代紧迫性则体现于两方面:一是中国社会急需适应从传统帝制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国情转变”;二是急需应对列强蚕食分化中国疆土的种种“国难危机”。也正是在两种迫力之下,中国学人的彝区研究逐渐兴起。
  ……
展开
目录
上编:视野拓展
走廊与通道:中国西南区域研究的人类学再构思
民族与区域:区域民族学与李绍明先生的西南研究
地方与世界:20世纪前期民族志叙述中的大理社会
土司与边疆:抗战时期彝区的边务实践与边疆图景
历史与地方:西南民族地区商会史研究的范式构建
下编:田野实践
神灵与乡民:黔中屯堡村寨的抬舆仪式与社会统合
礼仪与民俗:屯堡人礼俗活动中日常生活的神圣化
神山与家屋:嘉绒藏人神圣历史和社会结构的生成
神山与王权:嘉绒代汝节的仪式考察与神话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